第四百三十一章 卜式的义举(2 / 2)

加入书签

“陛下见过很正常,他有官衔在身,现在就在齐国任相。”

接着,卫青又与刘彻一起回顾了几年前漠北漠南一线大战时,卜式慷慨捐出二十万钱,用以资助朝廷迁徙贫民的壮举。

刘彻“哦”了一声,身体向后仰着笑了笑道:“你这么一说,朕倒是想起来了,这就是那个不愿意做官,而愿意放羊的卜式啊!这个人……是个人才。

真是时艰见忠贞,若是我朝像卜式这样的臣子多一些,何愁江山不兴,社稷不固呢?哈哈哈,朕决定了,要好好赏赐卜式,令天下臣民效仿,为国尽心出力!”

接着,

刘彻坐了起来,从案头拿起朱笔,便洋洋洒洒地写道:朕从来闻报德以德,报怨以直。

今时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赤未有奋繇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随牧畜悉,辄分昆弟,更造,不为利惑,日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诚意可嘉。

往年西河岁恶,率齐人入粟,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内外德佩,善!

朕现诏其赐式爵关内侯,黄金四十斤,田十顷,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刘彻聚精会神地写着,卫青也在一边全神贯注地看着,神色平和,表情自然。

刘彻要赏那个人,意思他卫青都懂,不过他不会胡乱揣摩,甘做绿叶,衬于左右。

一点儿主见,

他都会保留在战争,

能消费掉的得在实处……

而卫青不懂得行文的起承转合,他更多的是透过文字感受刘彻的胸怀,又同时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

他的荣耀,

是刘彻给的,

最后也终会给刘彻以文治武功传世,这浩大的功绩。

从宣室殿出来,卫青倒是没有回大司马府,他另有他事,而是直接奔了左内史王宽的官署。

王宽此刻也不轻闲,他正召集辖内的县令,商议为朝廷筹集军备的事宜。

他从守卒那儿,通过传令,闻听大司马到了,遂急忙出府迎接。

进了客厅,席地坐定,王宽便问道:“大司马此来必有要事,下官当不遗余力,为大司马分忧。”

卫青道:“本官今日前来,暂时没什么特别大的事,只是想要给阁下看一样东西。”

说着,他从怀中拿出中书令抄写的诏书副本,而王宽仔细地读了一遍,不禁为卜式的忧国情怀而动容。

连连称赞道:“此举乃社稷之望!吏民之望啊!自下官上任以来,便在辖内奖掖农耕,轻徭薄赋。

虽然不敢称物阜民丰,然则辖内各县官民丰润却是实情,听说朝廷要南下平叛了,下官正召集各县县令商议筹集财物。

大司马若能屈尊一见,嘿嘿,那定可鼓舞人心,凝聚众志,共赴时艰。”

卫青忙道:“言重了,本官乃一介武夫,谈不上屈尊,既然来了,就不妨把卜式的义举告知诸县令,也好高标风范,蔚成风气。”

两人相携到了前堂,各县县令扫目过来,他们平日对卫青多战匈奴、横扫大漠的传奇多有耳闻,今日一见,不仅相貌奇伟,而且举止儒雅,又多了几分钦敬。

及至听了卜式的介绍和刘彻褒扬的诏书,大家更是士气大涨,纷纷表示回去之后,一定要加紧筹集财物辎重,以报效朝廷。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卫青又走访了当年跟随他征战的公孙贺、公孙敖、李息等将军,而大家纷纷拿出积蓄的家财,以应朝廷急需。

不过每一次分手揖别,走出属下府邸时,他总是心怀歉疚,觉得给他们的太少,有了事,却总是先想到让他们付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