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开卖官鬻爵的先河(2 / 2)
“这个不劳大人忧虑,在下可还有话说呢。”张汤并不在乎他们的指责,他关心的只是刘彻的态度。
“臣之所谓鬻爵者,乃为赏官,名曰武功爵,并非乱卖乱买,而是凡买武功爵者,得先免除所任吏职。
如此一来朝廷有了收入,实则却与政风无干,这岂不两全其美么?臣之所虑,惟在社稷,还请圣上明察!”
张汤言辞中充满了恳切之意。
这时候,和事佬公孙弘又说话了,他直接盛赞张汤所虑的周密,力言此不失为一条充实军备的应急之策。
“张大人之言,不仅解了朝廷的困顿,且于新制无伤,现在正是前方事急之时,陛下不妨先从京畿做起。
这样的话,不但可以在短期内奏效,也可以为其他郡国做出示范。”
汲黯当然也不会轻易退却,反唇相讥道:“皇上都还没有定夺,大人你……呵!就如此迫不及待了么?”
……
这种十分激烈的争论,一直以来。都是作为未央宫前殿朝会决策的前奏和必要程序,在宣室殿里也是司空见惯的,而这种小范围的碰撞,依刘彻看来,往往会催生重大的决策。
因此,这时参与讨论的大臣,都不会放过这个充分陈述的机会。
虽然刘彻有时候着急了会发脾气,但是他也是参与讨论,并不会因为顶撞而追究责任。
刘彻一直在倾听每一个人的发言,他不失时机地掂量着每一个条陈的分量,他们说过的话,都被刘彻用来分析每个人话背后隐藏的真正动机。
他当然明白汲黯和桑弘羊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可他更加清楚解决目前财政拮据的状况才是当务之急。
尤其是当张汤把两种爵位分开的时候,他情感开始倾斜。
不过片刻间,又掰直了。
他自己也承认张汤为走出困境找到了一条出路,而且公孙弘所言在京畿先行实施也可以缩小影响范围。
尽管是一项涉及到朝廷制度的重大举措,他却不得不慎重。
直到包桑派出去的小黄门回来之后,向刘彻耳语了一番话,刘彻才欣然而笑。
他适时地换了缓和的口气与大家说道:“众卿今日所说,均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此事朕斟酌后,已经早有了定夺。”
他以一种很超然的态度为大臣们的争论作了结语:“钱!任何时候都是一堵铁铸的幕墙,贪之而危,无之则窘,现在事急,朕也就直说了。
军粮与赏金,切不可卖官鬻爵,桑弘羊,你去马志宇马行长那儿清点一番官商所得与民商之税,收纳国库吧,足可以解了紧张的财政危机。”
此话一出,
殿下议论纷纷,惊奇不已。
原来官行民行是皇帝为了战事,早便设立下来的!
难怪了……
七天后,刘彻颁诏天下,断了张汤他们的念头,没开卖官鬻爵的先河,而是进一步把商与市的地位拔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