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年号元光(2 / 2)
虽说刘彻的礼待规格有点高,但他清楚,这绝不意味着自己的政绩超越了他们,而是表明了皇上对务本兴农的高度关注。
外谋一统,内修治平,始终是刘彻心中的宏图。
因此,他的话语充满了感激和拥戴,“关中百姓近年来为修渠备受艰辛,可当他们看到清流缓缓流入庄田时,都感戴陛下的恩德。”
刘彻抿嘴道:“郑大人不必言及这些,忧民之忧者,民必为我忧之;乐民之乐者,民必与我乐之。”
“哈哈哈,陛下之言,让臣受教了,臣知矣!”
想了一想,觉得维护工作也不能停,刘彻又是吩咐道:“渠成不易,管好更不易,爱卿可和桑弘羊他商议一下,从府库中拨出专资,招募关中百姓之贫者,专司护渠,
此外,还要在大农令府设置水丞署,统管用水,这些都是保障,风调雨顺,不能光看天意,咱们自己还得努力才是。”
“诺,今日通水之后,臣就抓紧办理此事,必不会拖延。”
“这水丞署不仅要管好渭渠,还要署理天下水务,你要把话带清楚来。”
刘彻忽然由水转到了人,笑着问郑当时道:“爱卿以为主父偃其人如何?”
这个问题问得他手足无措,回答也不好回答,只能和和稀泥了。
郑当时迟疑道:“这……臣这三年来,一直在致力于开凿渭渠,很少与主父偃他交往。
不过,他每次朝会时的言行,似乎过于实用了……”
“是啊……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提出了推恩的谏言。”刘彻说话间若有所思。
不一会儿,车驾就到了渭渠渠首,在渠首的高处,矗立着一块厚重高大的碑石,上面刻着刘彻题写的“渭渠流清”四个大字。
沿着碑石后面的斜坡望下去,十数艘首航的船只聚集码头,整装待发。
这每一艘船的甲板上都站着十几名鼓手,震天的鼓声从码头一直响彻云霄。
“陛下当真是英姿雄发啊!”一位肩头还残留着泥巴的老者感叹道,“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不愧为天子也!”
这些人虽然都是京郊的百姓,但这样近距离地看到皇上还是第一次。
片刻后,午时三刻就到了,郑当时步履庄重,登上高台,向刘彻奏道:“陛下,吉辰已到。”
“传朕谕,开闸通水。”
郑当时笑着点了点头,便向严阵以待的水工挥了挥手,高声喊道:“开闸通水!”
顿时间,渭河南岸,鼓乐喧天,有数十名精壮汉子拉动绳索,闸门慢慢提升,滔滔的河水欢腾地涌进渭渠,奔向南山脚下,景像十分震撼。
大约过了半个多时辰,郑当时来到阅水台,邀请皇上登船游览渭渠沿岸的风景。
“臣记得年前陛下就说过,要乘首船巡视,臣请陛下登船!”
薛泽、卫青也都纷纷劝刘彻登船,刘彻当时就乐了,大笑道:“好!众卿就随朕一同登船吧!”
郑当时与众臣尽皆点了点头,而后高声喝道:“开船!”
随着这一声呼喊,下面都展开动作了,视线可及的范围内,但见十数艘大船在响亮的船员号子声中,慢慢划动,就这样悠悠地驶进渭渠上,那船头上的“汉”字大旗,在迎风招展,被正午的阳光映得闪亮,璀璨夺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