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六十四章 佛教与科学(1 / 2)

加入书签

引言:“当科学家登上一座高山后,却发现神学家早就坐在那里了!”——爱因斯坦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我不能设想真正的科学家会没有这样深挚的信仰。这情况可以用这样一个形象来比喻:科学没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象瞎子。”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82-183页。)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为人和蔼友善,同时谦虚却又特立独行,从而受到广泛的尊敬。他有时会讲讲笑话,并爱好航行和拉小提琴。他还是个心不在焉的教授,经常丢三落四,专心于思考物理问题而忽视周围的世界。他还是位素食主义者。他曾说: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自极单纯的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对于人类的理想是有所裨益的。

爱因斯坦相信一种宇宙宗教感觉(ling),但反对一个人格化的神。他曾说: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而佛教包括了对于未来宇宙宗教所期待的特征:它超越人格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更是基于对所有自然界和精神界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整体的体验而引发的宗教意识。佛教正符合了这个描述。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

它将是一种超越人格化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必定是建立在由对事物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自然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佛教符合这种特征。---爱因斯坦

与弗洛伊德的意念实验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与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是两位世人敬仰的大师。爱因斯坦思维敏捷深邃,思路广泛无所不及,他曾研究过《大藏经》、《易经》,他知道科学是有局限的。在他的日记里曾三次提到《易经》,并写道:“如果将来有一个能代替科学学科的话,那么这一学科唯一的就是佛教。”虽然佛经只是无边佛法的一部分,爱因斯坦已从佛经中看到了佛法超科学的端倪。爱因斯坦与弗洛伊德对科学抱着真正求实的态度,而对神奇的超科学现象,并没有随意否认和排斥,而是颇有兴趣,进而去思考论证。

当时在欧洲有一位特异功能高手,善于通灵术与隐遁术的大师沃夫梅森,他生于华沙附近的小城可拉卡尼尔利亚的犹太人聚居地。能用意念指使他人。1915年物理大师爱因斯坦与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对当时世界第一号神奇人物沃夫梅森在维也纳之郊的一间寓所,进行了一次轰动世界的实验。

弗洛伊德于心中发出无声的命令:要梅森在一分钟内,到隔壁卫生间取一把镊子,拔下爱因斯坦的三根胡须。

弗洛伊德默念一停,梅森立刻照办。奇怪的是。爱因斯坦彷佛被梅森施了魔法,像木人一样,毫无反抗地让梅森顺顺当当地拔下三根胡须,时间恰好是一分钟,两位伟人在铁的事实面前,惊得目瞪口呆。

“我知道很多人,会无法接受,因为这方面的信息接触得太少了。多接触一些现在最前卫的科学发现,你就会慢慢明白,人类对宇宙、对地球和对人体是多少的无知。人体对现在的科学家来说。还是一个迷!永远的迷。”——爱因斯坦

“当科学家登上一座高山后,却发现神学家早就坐在那里了!”——爱因斯坦

我愿成为佛教徒:爱因斯坦所写自传的谈论中谈到:“我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我是的话,我愿成为一名佛教徒。”

那是民国的时候,有一则真实的传奇性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山居人家。刚好办完喜事的第六天,全家人正在祭祀祖先之际,忽然从外面跑进来一只受惊的山鹿,原来这只山鹿是被一位猎人带着猎狗所追逐,一时山鹿逃生无路,便跑进该人家的祖先神桌下躲避。

是时猎人追赶而至,便要索回山鹿,当时新娘顿觉奇怪,何以他家正在祭祖上香当儿,会跑来一只山鹿,因此就建议翁婆不要将山鹿还给猎人,也许这只山鹿与咱们一家有什么因缘,不然山间地方辽阔何处不去,怎会跑进我家逃生,因此我们一定要救山鹿才好。当时翁婆二人亦觉新娘言之有理,便不欲还鹿给猎人,但是猎人说:山鹿是我追逐所得,虽然跑进你家,如非我引猎狗追逐,山鹿亦不会出现,如果你们不还鹿,就得以相等代价购之,则我将让鹿。

这时猎人与山居老主人相互争执不下,新娘只好问猎人:如要购买,究竟开价多少?猎人说:二十块银圆便可。这时新娘的翁婆一听,心中暗道:我迎娶这门儿媳,全部才用去十五块银圆,为了一只山鹿,竟要价二十块银圆,翁婆二人便想还鹿,但是新娘救鹿之意甚坚,一再劝说翁婆,要设法救鹿,翁婆二人因新娘刚过门未几,也不便推辞,因此就与猎人讲价还价,约近黄昏之际,大约讲到十五块银圆则猎人愿意让鹿,这时价钱已定,但是翁婆面现难色,便暗对新娘说:我家迎你过门,用去十五块银圆。其他尚且借贷四块银圆,我家又何来十五块银圆买鹿呢?

这时新娘便禀告翁婆说:这倒没有关系,只要二位老人家同意买鹿,可以不必愁无银圆。儿媳自愿将陪嫁现金十五块银圆,全部拿出买鹿。当然翁婆见儿媳之意甚坚,也就同意买鹿,猎人得银归去,新娘从神案桌下招出山鹿,并且在山鹿头上安抚一翻。鹿儿受到安抚状似感激,轻跳几下,便往山中遁没不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