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四十四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1 / 2)

加入书签

天地人身心灵合一会所会员李女士的困扰:参加了这么多年的灵修课程,我也知道我的一心一念,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起作用,我也想在生命中的每时每刻做到坐行皆禅,活好当下的每一刻。大家都说理论是灰暗的,现实是多彩的。而到了我这里,却成了理论是多彩的,现实却是灰暗的。最近以来,我频繁地感觉到我整个人都处在分裂状态下,想的是这样,行动起来却是那样的,控制不了。我看到家人身上越来越多的缺点,同事身上的错,邻居的无明,总想着他们身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阴暗,我越是批判他们,越是生气,越来越觉得自己阴暗的一面朝外冒,而且在朝外冒的时候,总是理直气壮的,相较之下,那个理性、善良的我似乎越来越无力了。而且阴暗的一面朝外冒的时候,整个人似乎更舒服,说恶毒的语言,过懒散的生活,还不许别人插手,不想让别人来管或问。还觉得过什么样是我自己的选择,讨厌别人的批评、过问及干涉。我讨厌别人的批判,却又忍不住地去批判别人。我对自己的孩子也恶言相向,看她怎么都不顺眼,想用最恶毒的语言去伤害她,甚至想远离她。

明知道怎么去做才是对大家都好的,却就是偏不想那样做,就要做恶的那一个自己,想去伤害别人,也去伤害自己。 那个善的自己就很无力地躲起来,不敢与恶的自己面对。任由恶的那一个自我恣意横行。我觉得自己的生活不是我所能掌控的,越灵修,越混乱了,我这是怎么了,难道我多年的灵修没起到丝毫作用吗?

其实李女士的问题,也是很多参加灵修的人士常常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多年压抑了的阴暗面,因为参加灵修。学会了接纳,也想着接纳自己黑暗的一面。但当自己阴暗的一面,恶毒的一面真得显现出来的时候,却被自己的暗的一面吓住了。然后,还是不愿意承认,拒绝这样的自己,还是把自己当成受害者的角色更容易接纳,怨恨外界,毕竟比怨恨自己来得让人舒服呀,自己内部早已存在的受害者模式又开始起作用。归根究底。这其实还是没有完全接纳自己的表现。别人身上的种种缺点。只不过是自己身上的缺点的投射而已。看见别人身上的缺点而发怒。其实是不愿意看到或是觉察到自己身上的缺点而已,对别人发怒,其实就是在对阴暗的那个自己发怒而已。攻击别人,远比攻击自己来得舒服啊。所以,李女士会觉得对别人恶言相向的时候,觉得自己心里很舒服。

谨记: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所谓境由心转,你的内在的状态决定了你的外境的一切。不要说。你做到完全接纳了自己;也不要说,都是别人的错,导致了现在的你的状态。看清你自己安装在自己身上的受害者模式,如果你愿意,你总是可以掌控些什么。

其实。我们每个人, 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安装了受害者模式。

受害者模式表现为:外界、别人来掌控我的生命,导致我现在的状态。习惯将痛苦和快乐放在别人手上。常抱怨气,讲话用虚拟语气加过去完成时,比如:

“就是因为他,如果不是……我早就……”

“那个时候我太小了,所以……”“他怎么可以这样!”

“他都这样做了,我们只好……”我们自己心中安装了这么一个受害者模式,那里好像有一个痛苦的按钮,只要任何人一旦触碰到那个按钮,我们就会笼罩在痛苦当中,为了避免痛苦,我们只好祈求别人不要触碰到它,或是直接把前期的原因归之于外界。

我们的情绪处于被动状态,被外界的事情所操纵,尤其是自己,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们可不可以拆掉这个痛苦按钮,安装一个心智转化器,而做一个掌控者呢?不管外界怎么样,都对自己的状况进行负责。不管外界怎么样,下一步的生活,是自己的。

生活中有太多这种模式,比如在感情方面:尤其是女孩子,总是以受害者的角度抱怨男友怎么不好,对自己不忠;比如工作方面:如果你被领导骂了一顿,你会很快被吸收进一个以抱怨老板有多变态的变态;比如求职方面:如果你求职失败,你也能很快发现,你周围有太多讨论现在的企业是有多无情,只要985、211还要工作经验,可怜我一个普通大学,还工作经验无,所以招至吃闭门羹,好像找不到工作不是我不够优秀不够努力,是企业不给我;太多太多这种,我们天天沉浸在其中,还不知不觉慢慢习惯,享受着当被害者的乐趣,并把这种抱怨分享传递。

成长最大的乐趣就是,以前你认为理所当然正确的想法,一瞬间你会重新推翻,变换角度看到它暗藏的各种玄机。你会发现自己原来可以成为掌控者,而不是一个被别人操纵的受害者。

一个女生lily做行政工作多年,觉得自己不适合,想做人力资源,恰逢公司内部换岗,她觉得这是最好的时机,于是给部门主任写信表明了此意,部门主任很尊重她的意愿,说只要人力资源主管同意可以走。但是一直没有表态,lily想,我可不能当受害者啊,她继续给写信,每周一封,结果还是迎来套话式的拒绝。她 泄气了,她说她也想当一名掌控者,但这是公司制度问题,对方不要我,我有什么办法,只好等着她来选了。

但lily很快发现了自己的误区,她决定反击:掌控她的老板!

第二天上午,人力资源部经理收到一封邮件:是lily发来的,她在信里告诉对方,我已经开始报名学习人力资源了!礼节性的回复了一句,加油!

时间又过去两周收到lily关于人力资源课程的感想和一篇文章。并且问她,是不是可以就相关的问题向她请教?还是淡淡回复:欢迎交流。从这周开始,每周打开 ,都能看到人力资源的最新见解、思考和参加的聚会从信里知道,她参加了hr的聚会,在阅读这方面的书,在帮助北大的一个教授做研究,两个月以后拿到了人力资源证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