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1 / 2)

加入书签

在袭击品部过冬营地的时候,前营士兵俘获了六十九个契丹人,其中老弱妇孺占了一半,剩下的三十六人则为青壮。在草原上,青壮的意思就是士兵,所有成年男子,包括未成年但已拿得动兵刃的男子,都是士兵。如何处理这些俘虏,是一件颇为挠头的事情。

对于那些老弱妇孺来说,只要将她们纳入冯道的管辖之下,按规矩劳作即可,这倒是没有什么疑虑。草原上的部落之间经常相互征伐,战败者成为获胜方的奴隶,为获胜方畜牧牛羊、甚至生儿育女,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这些契丹女人和孩子完全不用担心,她们有着天然的劳动自觉性和服从性。

而对于那些契丹士兵的处理方式,大体意见相同。冯道的观点代表着中原文人的主流观点,即行王道、施仁政,将这些士兵予以教化。张兴重和周砍刀的意见则近乎武人,杀掉其中的桀骜之徒,其余则强迫从军。这二种意见其实都等同于将这些契丹人完全归入军中效力,因为所谓的“桀骜之徒”,早已在战斗中被前营士兵格杀,能够活着成为俘虏的,几乎都是自愿放下兵刃者,也就是常说的“识时务”者。

李诚中对于这些契丹降兵也很垂涎,但他还考虑到一个问题,即契丹人和汉人百姓能否相融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被解救出来的三百多汉人对契丹人的积怨,李诚中亲自看望了这些百姓,和他们亲切的谈话,询问他们的诉求,倾听他们的愿望。令他惊讶的是,这些百姓对李诚中和前营士兵的感激直接掩盖了他们对契丹人的仇恨,对于能够从契丹人的营地中解脱出来已经感到十分庆幸了,丝毫没有奢望过应该如何报复契丹人。当李诚中隐约透露出想招揽契丹人为己所用的意图之时,百姓们完全没有二话可言,用他们的原话来说:“将军是某等的救命恩人,将军想要怎生做,某等怎敢轻言。能逃脱出来已经是万幸了,哪里还敢奢望其余......”

面对这个时代百姓对上位者的盲从,或者说对于自身命运的麻木,李诚中惊讶之余,不知是应该感到庆幸还是悲哀。

好吧,李诚中不是那种指天发誓要解救天下百姓的傻缺,他目前的想法仅仅限**速增强自己的力量,打败契丹品部对白狼山的封锁,更远一些,是恢复关外的土地,重新将营州纳入卢龙军的管辖之内——说白了,就是纳入他的治下,让他能够真正有一块安身立命的地盘。因此,他很快抛开了这些负面情绪,开始着手处理契丹降人的事宜。

方法很简单,为了让契丹人真正为自己效力,他打算重新做一次之前对教官解里所做的事情——劳教,或者说是“劳动改造”。这个办法已经有过前车之鉴,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所以李诚中很快就让契丹降人投入到了劳动之中。就像之前所说,愿意放下兵刃投降的基本上都不是桀骜之徒,对于以劳动换取工分、以工分换取食物的要求显得十分顺从,于是,契丹士兵们用拿惯了刀枪的双手接过了劳动的工具。

在教官解里的改造过程中,白狼山军寨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规律,因此,以李诚中牵头、冯道为副,成员包括姜苗、胖子王二、三名村老所组成的“白狼山战俘改造委员会”经过多次碰头磋商,将某些证明是极为有效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改造这批契丹战俘中,逐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了劳动换取工分外,这些经验还包括:

让契丹战俘适当参与需要多人协调完成的集体劳作——以培养他们的融入感;

通过一些小技巧让契丹战俘认识到懂汉话和识汉字的重要性——以引诱和劝导他们自觉自愿参加文化课程;

帮助契丹战俘结识一些汉人百姓——以让他们能够认识到过去的劫掠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巨大伤害;

让教官解里现身说法——以让他们能够看到未来生活的希望;

......

李诚中前世是个球迷,在部队中参加得最多的体育赛事就是篮球和足球。自从抢劫了契丹品部的冬季营地后,他自家也着实是饱吃了一阵子羊肉和牛肉,浑身精力无处发泄,除了训练士兵以外,不免有点小富即安的心思,便趁着空暇时搞起了球类活动。

以白狼山军寨的校场大小而论,李诚中最初想搞个篮球玩玩,但事实证明,目前的技术条件达不到这个程度。他找来几个女红比较好的百姓,指点她们将鱼肠、羊肠等物吹满气后系紧,将这些灌满空气的肠管塞入事先用牛皮缝制的空球内,空隙处塞满羊毛,最后把外皮缝上,一个篮球便做了出来。但篮球的弹跳效果不好,达不到李诚中的要求,于是李诚中退而求其次,将球体稍微收缩,做成足球大小的样子,勉强能够满足踢球的需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