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换马(一)(1 / 2)

加入书签

赵营北面战事的结束时机恰到好处。生擒马光春的那日已过白露,再有不久便到了秋分,按照预期,赵营屯田的第一轮收获将在秋分前后收获。回营马军虽然在湖阳镇、鹿头店间纵横来去多日,劫掠过村舍却并未对田亩造成大面积的破坏,赵营在善后的同时可以抓住时机,抢收粮食。粗略估算此轮收获依然超出四万石,对赵营而言可谓极大的补充。

赵当世反复确认,滞留在唐县的回、革、混三营中有能力孤军深入独立作战的马军部队仅仅马光春这一支而已,范河城之战既酣畅大胜,赵营基本无需再担心依然受到熊文灿、左良玉等官军钳制的回营有能力趁虚而入。故而,赵当世决定布置少许兵马,继续驻守防御回营,其余大部战兵转向迎战曹营。

经过历时将近半个月的北面战事,截至范河城之战结束,赵营四大野战营都多多少少受到了损耗。无俦营情况算好,四哨中除了后哨哨官惠登相被捕,各哨兵员都折损不大,李延朗前哨、吴鸣凤左哨、熊万剑右哨以及侯大贵暂时代为指挥的后哨皆可战;效节营中茅庵东左哨因在范河城之战中阵散而遭回营马军冲击,损失惨重,无法继续作战,覃进孝前哨、范己威右哨相对而言编制健全,尚能接受调用;起浑营则最为残破,全营三哨,前哨哨官景可勤被捕、左哨哨官宋侯真战死,二哨能战之兵皆不足半数,唯剩魏山洪右哨一棵独苗;飞捷营更不必提,哨官廉不信战死,全营马军仅存五百骑出头。综上,四营中不算已在南面牵制曹营的飞捷营,赵当世能调往南边的其余三营合计总共七哨不到三千五百战兵。最终,经过商议,留侯大贵、李延朗领二哨与豫将罗岱配合,布防湖阳镇、岑彭城一线,扼制回营向南的通路,赵当世则亲率另五哨南下。

“驱逐曹贼,恢复枣阳。“

赵当世提出的这句口号在军中广为流传。此战的作战目标非常明确,一要夺回为曹营侵占的枣阳县城及周边据点,二要将曹营尽可能逼迫向南。北面固然有陈洪范、龙在田、熊文灿、左良玉等诸部官军,然陈、龙责在西营,熊、左专心剿回,赵当世不敢保证一旦放曹营北去会连北部诸寇对官军整个布局造成的影响是好是坏,是以谨慎为主,先将他们切开。在更南的荆州、承天二府,尚有许成名、杨世恩、周元儒等多部官军防卫,有赵营与他们配合压制曹营,万无一失。

曹营号称百万众,但根据赵当世手上的情报可知,隶属其营的人马大概三万出头,其中近万人乃是随军的家属、工匠等,能作为战斗力派上战场的顶多两万。而择此两万人,能算作曹营嫡系的部队仅八千上下,其余皆为近期依附曹营的各杂部。这些杂部兵马,各怀心思,打起仗来基本都是“顺风猛如虎,逆风软如羊”,一心只想自保之辈。曹营一直屡战屡败,来来回回被官军从河南赶入湖广,又从湖广被逐回河南便是明证。

范河城之战后第二日,赵当世马不停蹄,以覃进孝一哨为前锋,先抵枣阳县城东北数十里的鸿雁坡。在那里与从坡子庙赶来的韩衮飞捷营马军会合,继续向南推进。再过十余里,于塆腰沟西口与曹营一支为数百人的巡逻马军不期而遇。

韩衮以赵承霖领五十骑当先迅进,缠住惶然欲退的这百余曹营马军,自与孟敖曹各二十骑包抄至两翼,仅仅一个侧冲,便已经将对方阵列完全击散。待覃进孝部后续支

援上来,战斗已经结束。曹营百骑几乎被蓄势已久的韩衮等人全歼殆尽,仅十余骑仓皇夺路而走。这场短暂的遭遇战过程乏善可陈,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十具曹营骑士的尸体旁,缴获了的战马数量竟有两百匹之多。

“向闻流贼多马,本在赵营中,还觉此话大谬,现在看来,倒非夸大其词。”覃进孝眼珠一动一动,盯着自身前一匹匹被牵走的战马,努嘴道。

韩衮解了兜鍪夹在腋下,往他身畔一站,双手叉腰:“是我赵营缺马缺太久了。

崔树强也走过来,瞧着矫健而行的马群笑嘻嘻道:“照这情形,只要打赢了曹贼,咱赵营可要时来运转喽。”

覃进孝一笑道:“时来运转还等打赢曹贼?二位在南不闻北事,有所不知,在北面,咱们缴获的战马,可比这多上数倍不止。”

韩衮与崔树强听了,诧异互视。从范河城返回的孟敖曹只带回了回营孤军覆灭、赵当世即日率主力南下的情况,时间仓促间,对北面战局的细节及善后事宜自无了解。实际上,对赵营而言,范河城之战的最大成果不在于活捉了回营大将马光春,而是在歼灭回营马军之余,还俘虏了数百名经验丰富且果敢擅斗的老练骑士以及超过四千健全可用的马匹。

回营马多,作为回营中的至强精锐,马光春部下骑兵,最基本的配置便是日常行动用的驮马与上阵杀敌专用的战马各一匹,若是级别高些的军官,则会有驮马、战马多匹,此外部分尚拥一定数量的挽马特别用以搭载运送沉重的盔甲或其他辎重。就拿与马光春同为阶下囚的灌三儿为例,他名下战马两匹分别用于平原冲锋以及山地腾挪,驮马三匹不断换乘保证行进的不间断,最后挽马两匹则日夜不停背负他那两套沉重的山文甲和铁甲,如影随形。

此前,赵营满打满算,全营上下可用马匹勉强有个两千匹,如今数量一跃达到六千,自是极大的补强。战事未了,赵当世并没有将这些情况通传给所有将领,时下韩衮听得覃进孝透露的消息,真当无比振奋。

“希望此次能从曹贼手里再榨出些马来,这样一来,我赵营从此再不必受那短脚少足之苦!”作为赵营一向来的马军最高领导人,韩衮对营中缺马的短板感触最深。打仗说到底,机先者为胜,落后一步要想扳回颓势,实非易事。战略层面的进退,他做不了主,他只希望在战术上,赵营再也不要因为马军短缺而处于劣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