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女帝师一(2)(1 / 2)

加入书签

我和母亲正高高兴兴地品评新衣,忽见熙平长公主房里的小丫头小菊来传话,说长公主召见。母亲笑道:“这身衣裳也当由长公主殿下过目才是。”

我一面在腰间系上玉佩,一面道:“自然要请殿下过目。”

小菊和我年纪相仿,忙上前来为我整理环佩,又轻轻抚摸我右臂上的花样,赞叹道:“朱大娘的手艺真好,长公主殿下一定会喜欢的。”

母亲为我披上斗篷,又在我怀中塞了手炉,嘱咐我对长公主要谦恭有礼。我一迭声地答应着,与小菊一道往上房走去。

熙平长公主身着淡紫色家常衣裳,捧着手炉斜倚在红木兽脚梅鹤纹浮雕长榻上。榻上铺了厚厚的软垫,搭着长毛狐皮,风毛绵软细密似亮白的火焰。七岁的柔桑亭主与玉枢同坐在榻上的红木小几边习字。长公主自幼的丫头慧珠坐在一旁拨弄炭火。一室温暖如春。

我在耳房外脱掉斗篷,进屋行礼如仪。玉枢抬起头,目光在我的衣衫上流连不舍。柔桑叫道:“玉机姐姐,你这件衣裳真好看。”

我笑道:“多谢亭主夸赞。”

熙平长公主看一眼我的衣衫,有一刹那的失神,目光似穿透了我,到达我所不能了解的远方。不知怎的,我忽而惴惴。她也不说话,只揭开紫铜镌镂五福捧寿的手炉盖子,拿了一支长长的银簪慢慢将炭灰划得均匀。不言,不笑,不喜,不怒。

良久,长公主方缓缓直起腰身:“你就打算穿这身衣裳进宫?”

我恭敬道:“回殿下,这是奴婢今春应选的衣裳,是奴婢的母亲亲手织造的。”

长公主轻轻嗯了一声,随即漠然一笑:“你这身妆扮让孤想起一个幼时的小友,你和她,倒也有几分神似……”

我察言观色,也知道这位“幼时的小友”恐怕于长公主并无益处。她冷漠的眼神蓦然透出几许锋锐,似含刻骨恨意。合一合目,又回复了端庄平和的神色。我疑心我看错了,身上的汗意却油然而兴。长公主冷冷道:“你这身衣裳不好,脱下吧。”

我犹疑片刻,鼓起勇气道:“启禀殿下,这是奴婢的母亲亲手做的,奴婢……想穿着它入宫。”话一出口,又不禁后悔。

长公主却不生气,柔声道:“孤知道朱嫂子手艺好。只是有一件事你要明白。入宫应选女官的,多是京中名门之女。你的出身虽低,却不能丢了长公主府的颜面,穿戴自不能与其他公侯小姐们差得太远。隐翠虽好,失于单薄。”说着向慧珠使个眼色。

慧珠起身轻击双掌,立时有几个小丫头捧了几匹绸缎进来,有葡萄紫、藤紫、青紫、绛紫等各样紫色。长公主扶着慧珠的手站起来,轻轻抚着一匹淡紫色绸缎:“紫色意主富贵昌盛,天家尊荣,当今裘皇后便十分钟爱紫色。这匹淡紫缎子,若绣上一枝牙色百合,银丝勾边,以金线绣成花蕊,必是繁华中带着雅致,想必你也喜欢。”

我心中一沉,无话可说。

长公主又指着葡萄紫的缎子道:“这颜色紫中带灰,且有淡淡的银色光泽,一个不好就显得老气横秋。你年纪还小,压不住这样老成的颜色,拿下去吧。”

柔桑亭主忽然指着一匹丁香色缎子叫道:“娘亲,那匹颜色好!”长公主温柔爱怜地看了一眼柔桑,拈起缎子一角,“柔桑的眼光果然是好,丁香色雅致而娇嫩,适合你这样的年纪。”说罢命小丫头拿着缎子在我身前比照。

柔桑又叫:“那个紫红色的也好。”长公主抿嘴一笑,回头向柔桑道:“紫红色的固然娇艳,却显得浅薄轻佻,若是宫嫔穿这个颜色也就罢了,可是你玉机姐姐是去宫里做女官的,须沉稳些才好。”

柔桑拍手笑道:“玉机姐姐一定要当个大官回来!”

长公主的目光落在一匹紫藤色缎子上:“你玉机姐姐自然会入选的,柔桑也要好好读书才行。”

柔桑一身鹅黄色的绸衫,手中的笔晃了自己一身墨点子,兀自不觉,仍笑嘻嘻道:“柔桑以后也要去宫里做官。”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长公主点头道:“我们柔桑很有志气。”说罢略过紫藤色缎子,又看别的,“还是淡紫与丁香二色的好,你说呢?”

看来着隐翠入宫已是无望。我平静道:“殿下与亭主挑的颜色都很好,奴婢更喜欢丁香色。”

长公主笑道:“还是我们柔桑眼光好。”又吩咐慧珠道,“说给绣工,用丁香色缎子搭配着别的颜色,依着玉机的身量做一套春衫来。”

慧珠躬身领命,又道:“依奴婢看,既然那淡紫色也好,不如一并做来,多一套衣衫也有备选的余地。”

长公主点头道:“就这样办吧。”慧珠到屋外传了长公主的命令,小丫头们捧着缎子依次退下。

长公主依旧坐下,向我恳切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明春若能入选,是头一层福气,若能服侍皇后所生的二皇子,更是天大的造化。孤让你着紫,是为了合皇后的眼缘,好去服侍嫡子。那些庶孽之子,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心中又一沉。我着隐翠的目的,果然被长公主识破了。于是忙跪下,“奴婢擅作主张,实是罪该万死。”

长公主淡淡一笑,命慧珠扶我起身:“小事罢了,不必放在心上。只望你今后飞黄腾达时,别忘了孤的举荐之德才好。”

我磕了一个头:“奴婢惶恐,永不忘长公主殿下的教养提携之恩。”

长公主满意地点点头:“回去好好念书。宫里几位娘娘都是才德兼备的,若要考你,也不容易作答。”

我恭敬答允,站起身来退出耳房。

穿过后院北门,便是一条狭长的甬道。甬道北墙后是管家仆役居住的院落,隔着南墙是公主府的后院与花园。我们一家就住在甬道最西端的大院中,院中有一棵梨树,是最僻静的所在。

我记得父亲说过,熙平长公主往宫中走动频繁,尚太后与三个后妃并不因为她的兄长与姐姐参与谋反而摒斥她,反而对她十分优待。长公主产后失调,缠绵病榻一个多月,几个御医轮流值守长公主府,名贵药材流水般送进府中。太后与皇后日日遣人来问,陆贵妃还曾亲自出宫看望。三个后妃之中,长公主与裘皇后最为亲厚,她盼我去服侍裘皇后所生的二皇子高曜,亦是理所当然。

思绪烦乱而沉重,脚步亦越来越慢。新年里下了大雪,甬道两边高高堆起的雪,白天融化,夜晚又凝结成冰,被人一通乱踩,成了灰黑色。我小心翼翼地走着,浑身僵直。

长公主和裘皇后应当早已谋定。

穿堂风呼啸而来,猛地撞入怀中。我合起斗篷,抱臂垂头疾走,忽然脚下一滑,人往后仰倒。眼见要一跤摔倒,忽觉背心里一只温软的手掌又轻又稳地托住了我。

我转过身,只见一个身着螭纹锦袍的英俊少年展颜微笑。我忙退后一步,屈膝行礼:“奴婢参见世子,世子万福。”

此人是信王世子高旸,自小便随王妃林氏来长公主府读书玩耍。熙平长公主虽只是他的姑母,待他却如亲子,事无巨细,甚是尽心。高旸今年十四岁,自前年始就独自出入长公主府,在府中亦十分随意。因男女有别,我从来没有和他一起读过书,但每常在府中见到,也算是熟识的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