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节 登高必跌重(1 / 2)

加入书签

新的一天,山东天气也不错,尤其是青岛,天朗气清有海风拂面,即便还在进行战争,也让人感到惬意。

李宗仁心情好极了,他对王洁修的重炮寄予了厚望,而王洁修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其实口径只要超过150mm的穿甲弹就足以对日本人的工事造成损伤了,而200mm以上的重炮的效果吗,基本就是摧毁。

透过望远镜看到日军第三个碉堡,那是建在附近山头上的一座碉堡,混凝土厚度几乎有一米,背靠海湾面向港口,是日军最后一道阵地上最具有威胁的碉堡了。这座碉堡不但有圆顶的结构,厚实的墙体,而且装备了三门重炮,以及十几个机枪射孔。

如果放在昨天,李宗仁不认为这座碉堡是可以用人力战胜的,就是自己手下最有勇气的战将夏威都表示了悲观,李宗仁很尊重夏威的意见,因为他军中就只有夏威曾经在粤西时候,进攻过这种钢筋混凝土工事。也正是那次经历,给了夏威以经验教训,让他觉得,用人去碰钢筋混凝土工事是最大的错误。

但是今天吗,李宗仁已经不在乎日本人的防御了。

在期待中,自己身后远方响起了轰隆之声,那是王洁修的重炮,设置在五公里之外的地方。当然这个距离不算远,相比重炮十几二十公里的射程一点都不远,但是炮毕竟是一种动能武器,越近威力越大是不争的事实,小口径火炮近距离低平射击的威力,就是重型坦克也扛不住。

可是王洁修依旧将炮兵阵地放在了后方,原因很简单,日本人的圆形碉堡顶端拥有很好的防弹效果,角度如果不够,很容易就能弹走。哪怕装备了穿甲弹,可是不能够命中目标也没什么用处。所以王洁修经过测量,选定了五公里的距离,让炮弹可以拥有一个大的角度,几乎从空中直接垂直砸向日本人的碉堡。

看到日本人的碉堡瞬间就淹没在了烟尘之中,李宗仁心道,完了,这场战斗就这样了。

前几道阵地就是这样突破的,日军毫无反抗之力。矛与盾总是在这样发展之中,冷兵器时代。中国人修了长城,西方人修了城堡,火药武器的到来,让老旧的城墙和城堡失去了防御力,可是随即兴起了棱堡,当现代武器出现后,棱堡也不在安全了,可是钢筋混凝土式的半掩埋在地下的地堡又出现了。然后人类有发明了穿甲弹,地堡也就被攻克了。

一进一退人类种族也许还将持续在这个循环中前进。伴随的是最野蛮的厮杀,谁能笑道最后,除了要考虑一个民族的忍耐力,民族的凝聚力。还有民族的组织力外,还要看谁更能子这种进退中首先占有领先的地位。

葡萄牙人最早迈向了海洋小小国家可以统治比整个欧洲还要大的土地,西班牙人后起之,跟葡萄牙人瓜分世界。海上马车夫荷兰人将海洋的利益发展到最大,将葡西两国掠夺的财富都聚集到自己手里。英国人率先工业革命,开启了新的时代篇章。打败了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不但占有海洋,还成为世界霸主。德国人、美国人接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东风,趁势而起短短时间就成为世界列强,并且可以跟英国人掰掰腕子。

在东方,过去日本人抓住了机会,先后打败了中国和俄国,成为东方霸主。现在仿佛换成了联省,赵泽勇始终能够抓住最新的机遇,用机枪大炮打败军阀的小米加步枪,用飞机战胜英国人的军舰,用航母摧毁日本的港口。

李宗仁不知道这只是巧合,还是命运轮转的使然,他更希望是后者。至于抓住了这个机会的赵泽勇会成为什么样子,他并不关心,哪怕赵泽勇要当皇帝,只要他能让中国成为世界一极,成为世界列强,让中国民族成为世界强族,他就拥护,真心拥护。

轰隆一声爆响。

在经过了十多分钟的覆盖性打击后,李宗仁听到了巨大的声响。根据今天一天的作战经验,他清楚的认识到日本人的碉堡被打爆了。果然望远镜中烟尘扑腾的缝隙中,一座塌垮的废墟隐隐若现。李宗仁甚至能想象的到,当一枚枚重炮反复落在碉堡上,终于有一枚钻入了碉堡中,在狭小的空间里爆炸,发出巨大的声响。李宗仁想象不到里面的日军士兵会是什么感受,那样猛烈的爆炸,也许就算是炸不死他们,恐怕声音都能震死他们吧,真是残酷的死法。但是那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在爆炸中不可能有人幸存,他们死的不能再死了,连尸骨都无法找到,全部变成了泥跟钢筋混凝土搅在一起,仿佛被磨磨过一般。

碉堡被炸掉了,但是炮击并没有结束,地堡下面相通的地道中还有日本人的士兵,那种暗道还连接着暗堡,暗堡只露出地面非常小的一块,然后有一个机枪口从中伸出,如果不打掉这些,攻击仍然会带来极大的损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