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漕运与海运(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月(1 / 2)

加入书签

这船老大姓韩,名水生。

他常在长江上载客航行,故而对于一线水道上的码头十分熟悉。

小沙船才一靠岸,孙悟范便急不可耐的来到甲板上。

其实像这种小码头,最多是用来补给水米,哪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莫说金陵那种奢靡之地,便是江陵其也绝对比不了的。

故而一下船孙悟范便有些后悔,嚷嚷着要赶快回到船上去。

宁修与刘惟宁倒是无所谓,正好借着机会活动一番筋骨。

人在船上的时间待久了,腿脚真的容易麻木。

在码头活动的时候宁修听到有几名船夫在攀谈什么。

他有些好奇,便侧耳听了听。

“我说吴老哥,你这消息到底靠不靠谱,朝廷真的打算弃河运,走海运?”

“嘿嘿,我有个妹夫,他在京中一老爷家做事,消息绝对错不了!”

“要是这般大运河岂不是就废了!”

“废不废又不关我们的事。我们是靠长江吃饭的哩,又不是靠大运河!”

“唉,我倒是有不少朋友是临清的纤夫,这样一来他们都没饭吃了啊。”

“怕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大不了叫他们来长江上拉纤。”

“那可不成,那岂不是抢我们饭碗了吗!”

宁修听了这一番话不禁暗暗皱眉。

他肯定不会觉得这两名船夫说的就是朝廷定下的国策,但凡事不可能是空穴来风。

既然有消息传了出来便证明朝廷或多或少有了这样的想法。

这可是一件大事啊!

自打隋唐以来京杭大运河逐渐成为了联通南北的枢纽。

到了本朝,京杭大运河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

江南的米粮、丝绸无不是通过沙船走大运河运送至京师,宁修甚至难以想象没有了大运河会是怎样一种情形。

但是当政者已经在想了!

这个想法肯定不可能是出自万历皇帝,那么最大的可能便是来自于张居正或者他的智囊团了。

宁修心中不由得暗暗慨叹,张江陵真是为了大明殚精竭虑啊。

此条若是真的能够施行,无异于一条重要变革。

首先海运比漕运快,其次海运还比漕运速度快。

无论从哪一条来看,走海运都优于漕运。

那么,朝廷为何不用海运代替漕运?朝中就真的没有人看出这一点吗?

不,能够在朝中做官的哪个不是人精,怎么可能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都看不出。

正是因为他们看的明白,才选择不发声装糊涂!

这里面牵扯的利益关系太复杂了啊!

一条大运河养活了多少人,光是整条运河上的纤夫、码头的力棒的数量就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最为可怕的是,这些人都归漕帮管,而漕帮是朝廷不会轻易得罪的。

如果朝廷贸然用海运代替漕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船的问题。这些船大多还是在漕帮手中,只要漕帮不点头答应提供船只,朝廷仍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朝廷现在突然放出风声,难道是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自打隆庆开海以来,朝廷已经开了海禁。

虽然只有月港一个码头,却也迈出了最艰难的第一步。

至少现在没有人抱着“祖训”二字阻挠开海禁了。

其实所谓海禁之争说到底还是两个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

朝廷希望开海禁从而收税充盈国库。而地方浙商、闽商则不想开海禁,因为他们走私不用交税,开了海禁麻烦不说还得把白花花的银子送给朝廷。

而因为浙商、闽商在朝中都有能说的上话的人,他们自然为了自己的利益力争。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朝廷虽然很想开海,却不能成行。

如今同样的问题摆在朝廷的面前。

究竟是继续漕运还是以海运代替漕运?

继续漕运是最为稳妥的选择,不会有任何的乱子。

但因为漕帮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依靠着大运河吸血,若不解决这一问题,迟早会出大事。

如果用海运代替漕运,矛盾将会提前爆发。那么朝廷将面临数十万漕运纤夫、力棒失业的问题,同样很棘手。

是选择长痛还是短痛?这当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宁修有些同情这位元辅少师张先生了。

在旁人眼中他是贵不可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阁魁,但他实际上却有诸多掣肘的地方,有来自勋臣的,有来自文官集团内部的,有来自商人的,甚至有来自于皇帝的。

眼下万历皇帝虽然对自己的老师面上仍然很恭敬,但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反感的情绪。

张居正处于这一漩涡的正中心,其压力可想而知。恐怕张居正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故而他每一步走的都很小心,可谓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宁修甚至在想如果把他放在张居正那个位置上,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就一定比张居正处理的更好吗?

“宁公子,可以上船啦!”

宁修正自出神,船老大韩水生便小跑着来到宁修身边,陪着笑脸道。

宁修哦了一声,便和孙悟范、刘惟宁上了小沙船。

伴着船老大韩水生一声高喝,小沙船离开码头重新扬帆起航。

宁修的心情却没有刚离开荆州时那么轻松,面容十分严肃。

孙悟范见状有些好奇道:“咦,宁贤弟怎么了。不会方才江山风大吹晕了吧。”

宁修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我有那么文弱吗?我是方才在码头上听到那些船夫的对话,为朝廷为张阁老忧心啊。”

“啊,你说那些船夫说的啊,他们也就是那么一说,八字没一撇的。”

宁修却摇了摇头。

这件事绝不是空穴来风,他觉得是朝廷故意放出风声来看看民间尤其是漕帮是什么反应。

毕竟漕运到了晚明已经是尾大不掉的一大顽疾,这和晋商、矿商、盐商一样是朝廷解决不了的一个问题。

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背后都有一个巨大利益集团。

若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收上足额的税,明朝至少还可以再续命一百年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