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盟军反攻(1 / 2)
1943年世界局势同样风起云涌,1月初苏军在列宁格勒发动反击,从而成功突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长达九百多天的封锁。
列宁格勒原名彼得格勒是彼得大帝于1703年建立的俄国“欧洲之窗”,那里是伟大的十月革命的摇篮,是苏联的第二大城市,重要的海港和铁路、河运枢纽,也是苏联波罗的海舰队的重要基地,有苏联第二首都之称。。希特勒在制定“巴巴罗萨”计划时,一再强调要攻占“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发祥地”--列宁格勒,并狂妄地叫嚣一定要把这个城市‘从地球上抹掉‘。战争开始时希特勒妄图占领城市,但未能得逞,而后进行了长达900天的围困作战。
1940年8月下旬,气急败坏的希特勒在北翼调集了32个步兵师、4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和1个骑兵旅的兵力,配备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向列宁格勒发动猛烈攻势,扬言要在9月1日占领这座重要城市。
德军庞大的兵力是苏军的1.4倍、火炮是苏军的3倍、迫击炮是苏军的4.8倍、坦克苏军的0.2倍、飞机是苏军的8.8倍。
陈战斗一开始苏联就陷入了被动状态,随着苏联在整个东欧战场的大溃败,列宁格勒方面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是,炸弹可摧毁列宁格勒人的家园,但摧毁不了他们的坚强斗志,严寒和饥饿也不能。在1941年冬季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列宁格勒人奇迹般地在拉多加湖冰面上开辟了一道冰上公路,通过这条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生命之路”。运进粮食,运出伤员,从而战胜了严寒和饥饿的威胁,挫败了德军困死列宁格勒人的企图。
此后,德军队列宁格勒的军民进行了长达两年半的围困。为期900天的围城战破坏了公共设施、食水、能源及粮食供应,导致列宁格勒地区空前的大饥荒,造成最多150万人死亡,140万以上的平民及士兵撤离,其中很多在撤离时死于轰炸及饥荒。列宁格勒其中一个墓地就埋葬了500,000名围城战的遇难者。
在列宁格勒,经济上的破坏及人命损失超过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广岛市原子弹爆炸或长崎市原子弹爆炸的。列宁格勒围城战被列入世界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
1943年1月。苏军集中2000门大炮和迫击炮向施吕瑟尔堡地域内的德军阵地进行了2个小时的猛烈炮火打击,随后苏61集团军和第2突击集团军分别从南面和北面发起进攻,经过7天激战,突破德军阵地纵深14公里。列宁格勒和沃尔霍夫两个方面军在1号和5号工人村胜利会师,从而突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长达17个月的围困。
在打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困不久,苏军再次在斯大林格勒取得突破性胜利。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打垮德军33万,俘虏包括德国元帅保卢斯在内的9万余人,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与此同时,英军在北非战场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2月初攻占了德军驻守的港口城市的黎波里,控制了利比亚一半以上的领土。
而在亚洲战场上,日军则是完全从中国大陆撤兵。并且在朝鲜半岛北部沿长白山一线修筑了长达300公里的防御阵地。在中越边境,70余万日伪军沿谅山和镇南关一线布防,力图死守法属印度支那。
在南太平洋的岛屿的争夺上,中美英苏四国海军通力合作,多达600余艘大小舰艇对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仅存的150余艘战舰进行围剿,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紧急将几艘还未完工也未进行试航的航母和战列舰交付海军。
尽管日本海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十几艘大型战舰的补充,实力有所恢复,但是比起半年前的联合舰队还是要差了很多,尤其是大量的老兵以及高级指挥官的战死,直接令联合舰队的指挥中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因此在面对中美英苏四国海军的联合打击表现的很差劲,完全是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连续在瓜岛、塞班岛等海域遭到重创。
5月中旬,在经过小半年的苦战。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始终未能再次取得南太平洋海域的制空和制海权,彻底丧失了南太平洋战争的主动权。
随着盟军的反击,日军伤亡激增,再加上资源和其它战略物资的剧烈消耗,日本经济已经处于半崩溃状态。
而日本国内更是潮起云涌,人民的生活水平比之两年前更差了,半个月能吃上一顿的大米饭再也看不到,肉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偶尔能吃上一点鱼肉以外,其他肉类几乎在日本市场尚绝迹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