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始料不及的伪军起义、求月票、求各种(1 / 2)
石门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交通枢纽后勤基地,石门丢了那么整个驻山西第一军可就真的成了瓮里的王八,陈锋这招关门打狗可以说是真的打到了日军的软肋上了。为了保住石门,为驻山西第一军留一条后路,彬山元不得不将第三十二师团调到石门,连同石门地区的混成第三旅团、伪军步兵第七师、骑兵第四师、混编第八旅等部队一起防守石门。
鉴于中国.军队强大的装甲力量,负责石门地区防御指挥的司令官木村兵太郎中将并没有沿途节节阻击陈锋所部,而是将所有的兵力全部集中到了石门外围。以石门为中心,重点防守正定、鹿泉等县,用五万大军在石门外围构建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为了以防万一,木村兵太郎还驱赶石门城内的中国老百姓修建城防工事,重点是修建城内的制高点和半地下室碉堡,以备巷战之用。同时为了牵制陈锋所部,日军愣是将石门周边的所有老百姓都抓到了石门城内,为的就是让陈锋所部有所顾忌,不要对石门进行轰炸。
得知石门守将竟然是木村兵太郎之后,陈锋就知道石门肯定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木村兵太郎这个人陈锋在熟悉不过的了,此人可是后世日本靖国神社里的一人,也是被远东军事法庭处以绞刑的那28个甲级战犯之一。
要说木村兵太郎此人那可叫一个大名鼎鼎,其残暴之名响彻世界。与沼田重德那个色魔残暴不一样的是。木村兵太郎更像是一个车头车尾的屠夫。木村兵太郎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他的父亲是日俄战争战死的前陆军少佐木村伊助。木村兵太郎出身于炮兵科,并且长期在日本陆军从事野战兵器装备的开发与研制,是日本陆军有名的“炮兵专家”。
1936年8月1日,木村兵太郎晋升陆军少将。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木村兵太郎任大本营野战兵器长官。一直到这时,木村兵太郎始终作为日本陆军的炮兵专家,负责野战兵器装备的开发与研制。直到39年3月才被任命为第32师团中将师团长,上任后不久,木村兵太郎便率领着部队来到了山东兖州。并立即着手准备对我山东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至此木村兵太郎才露出了屠夫的獠牙。
1939年4月14日,木村兵太郎率领着8000余名日军,由邹县、滕县、枣庄、临沂等地出动,分路向抱犊崮山区进行“扫荡”。企图寻歼八路军115师主力。摧毁我鲁南抗日根据地。在率队“出征”前。木村兵太郎向部队下达的作战命令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全歼八路军及根据地,对于根据地内的人,不论男女老幼。必须全部杀死,不留后患,所有房屋一律烧毁,所有粮草,不能搬运的,亦一律烧毁。其气焰真是嚣张已极。然而,气势汹汹的木村师团被我八路军第115师的游击战拖得东奔西跑,疲惫不堪,不仅没有“全歼八路军主力”,相反自己倒落了个损兵又折将。气急败坏之下,木村兵太郎便命令日军士兵对手无寸铁的民众进行血腥屠杀。
木村兵太郎命令手下的士兵将2000多名普通百姓关进了济南新华院集中营。每一个被送到这里的劳工,每天都会被抽出200cc的血,日军欺骗劳工们说是做化验,其实是供日军伤员输血,有很多人都因抽血过多而致死。有些反抗者会被严刑拷打,甚至被放出的狼狗撕咬。集中营的墙上围着高压电网,很多逃跑的劳工都被电死在上面,而被抓回来的,也会被日军使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白天,他命令日军押着“俘虏”们去做苦工,晚上则关进阴冷潮湿、臭气熏天的黑屋子里,而且常常是三天才给一顿饭吃。如果有人稍微表示不满或反抗,他们便会对其严刑毒打,或放出凶恶的狼狗撕咬。对于逃跑者,他们就用铁丝穿透手心,将其在树上吊死,或用刺刀逼着他们自己挖好坑,随后再将其刺死埋掉。此人丧心病狂可见一斑。
在得知木村兵太郎和他的第32师团调防到了石门之后,陈锋就急忙派人严密监视日军的动向,果然发现木村正在大肆抓捕老百姓。陈锋急忙给延安方面发电,希望他们立即命令冀中当地的游击队以及地下组织协助老百姓转移,同时命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
在陈锋的命令下,一日之间两路大军就连下6座县城,马操所部终于在12月10日上午攻占了灵寿县,而杨毅所部更是抵达了正定县西北的新安镇。
中国.军队兵临城下,木村兵太郎也顾不上抓捕老百姓了,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屠夫认为五万中国老百姓已经足够了,以他对中国的那些将军们的了解,任何人都不敢不顾那些人的死活的,即便是那个可恶的陈锋也不敢。只要有哪些支那老百姓在手,就等于有了一张免死金牌。
正定县的战斗已经打响,日军两个步兵联队以及伪军的一个步兵师驻守正定县城,依托有利的城防工事与杨毅所部进行周旋。
试探性进攻已经结束,日军打的很顽强,但是他们事先挖好的反坦克战壕以及反坦克锥根本就没多大用,在t34坦克面前就像泥捏纸糊的一样,被强势碾压过去了。战斗只进行了不到2个小时,正定县外围的三道防线就全部被击溃了,残余一万多日伪军撤进了正定县城继续抵抗。
正定县城有城墙,而且还很坚固,这下装甲部队算是失去了作用,不过这难不倒第八战区,装甲部队失去了作用不是还有重炮部队吗。在杨毅的命令下,重炮团粉墨登场,36门重榴弹炮一字排开向正定县城开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