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惊起一滩鸥鹭(1 / 2)
南京,六朝古都,虎踞龙盘!
自从朱元璋在南京开基立业,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京城北迁,南京就作为陪都,拥有一套和北京相对的官僚机构,六部,都察院等等一应俱全,品级也与北京相同,只不过没有实权而已。
当大顺军攻占京城之后,南京就成了大明势力理所当然的中心,可是面对着空前复杂的局面,南京方面也是一头雾水,弄不清楚。
南京文武百官之中,有三个职务是最有权力的,参赞机务的兵部尚书,代表皇帝的留守太监,以及提督军务勋臣。
这三者也代表大明帝国的三大势力,只不过如今皇帝都完蛋了,留守太监自然靠边站,同样道理,勋臣也是依附皇帝,说话也没有什么分量,真正能主导南京事务的就是兵部尚书,大名鼎鼎的史可法!
从靠边站,到进入历史的中心,其实也可以靠天上掉馅饼。
不过摆在史可法面前的可是一个天大的烂摊子,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北京沦陷,最需要的就是选出一个合适的君主,继承大位。
选择谁继承皇位,实在是煞费苦心,其实这个问题本不复杂,按照血统选择皇帝,福王朱由菘是万历的孙子,崇祯的堂兄,血缘最近,理应登基。
可是这里面有一个仇口,当初万历偏爱老福王,可是东林党的诸公支持皇长子朱常洛,围绕着帝位,展开了著名的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最终东林党占了上风,福王也不得不黯然离京。
可是风水轮流转,现在小福王朱由菘成了皇位的大热门人选,东林党诸公一个个都非常不爽,生怕这位小福王替父报仇,反攻倒算。
因此他们坚决打出了立贤的旗号,要拥立潞王。实际上不过是说辞而已,都是老朱家的子孙,藩王除了个别的极品之外,都是一个德行,潞王胡作非为有过之而无不及。
史可法作为东林党干将左光斗的弟子,久经考验的党员,按理说他也该毫不犹豫的支持东林党的主张,可是史可法也不傻,知道拥立潞王,于理不合,肯定会出**烦,搞不好会发生内战,因此举棋不定,备受煎熬。
这天史可法正在苦思冥想的时候,突然手下人前来报告,说大学士魏炤乘前来拜会。史可法一听,急忙起身迎接,这个魏炤乘正是从北京跑出来的官员之一,是他亲口证实了北京被攻破,崇祯煤山上吊的消息。
史可法客客气气的将魏炤乘请进了书房,两个人对坐献茶之后,就史可法就发现魏炤乘坐立不安,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魏学士,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洗耳恭听。”
魏炤乘看了看左右,故意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得到了一点风声,似乎太子殿下尚在人间,被人给救出了京城。”
“什么?”史可法顿时豁然站起,急忙问道:“魏学士,事关江山社稷,你可要有把握啊!”
魏炤乘叹了口气:“我哪里不知实情重要啊,其实在闯贼杀入京城的时候,就有人说先帝将太子托付给了朱纯臣,还留下了遗诏玉玺。随后又有人在京城之中散布文告,扰得京城大乱,我也是趁乱逃出来的。事后想想,或许就是有人为了掩护太子出京,才做的安排。”
史可法一听,顿时眉头紧皱,忍不住埋怨道:“既然有这种事情,魏学士你怎么不早说啊?”
“不是我不想说,实在是捕风捉影,不敢随便开口啊。”
“那现在怎么敢说了?”
魏炤乘苦笑道:“在两天前有个家人从京城难逃,带来了消息,说是曾经听说太子出城之后,到了吴三桂的军中,据说有个姓顾的爵爷,保护着太子。”
姓顾的?
史可法脑筋转了几圈,也没有想出哪有这个人物,不过既然太子还在,尤其是有先帝的遗诏玉玺,那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帝人选,其他的藩王根本不用考虑。
“魏学士,按照你的说法,太子应该在吴三桂的军中,我们该立刻派人迎接太子!”
魏炤乘面露难色,忍不住说道:“事情恐怖不那么简单,根据我的家人说,似乎吴三桂投降了满清,他还带过来一份文告,例数晋商勾结满清,出卖大明的种种行径。”
说着魏炤乘从怀中掏出了几张纸,送到了史可法的手里。
史可法看了几眼,顿时眉头都立了起来,拳头狠狠的砸在了桌子上:“诚如是,晋商皆可杀!”
“史大人,你看看下面的落款。”
史可法这才清醒过来,只见最后一行小字,写的是:大明忠勇伯安**指挥使顾。
“这,大明哪来的忠勇伯,这个安**又是什么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