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警告俄国(1 / 2)

加入书签

ps:今天四更完成,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

中华帝国建立之后,兵役制度也开始建立。只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还无法建立一整套的兵役制度。现在中华帝国有着两亿人口,如果建立义务兵役制度的话,最大能够动员上千万人的部队。不过,这样的话,会影响帝国的工农业的发展。这一次针对满清和俄国的战争,帝国并不打算动员太多的军队,只需要征召那些退役的士兵重新入伍,就足以应对了。

帝国建立之后,一些服役超过五年的士兵已经陆续的退役了。但是,即便是这些退役的士兵,将他们重新征召起来,略一训练就能够让他们重新走上战场了,所需要耗费的时间,远远不如招募新兵花费的时间。中华帝国的新兵训练,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为了保证新兵在走上战场之前能够获得更多的战斗技巧,在残酷的战场上保住命。因此,在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之后,分配到连队之后,往往还会进行三个月的强化战斗技能训练。也就是说,中华帝国的新兵训练,持续时间将长达六个月。现在已经是四月底了,对满清发起攻击的时间,预计是在9月份作用,如果这个时候再征召新兵的话,时间上有些来不及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征召新兵的话,容易被外界得知,不容易保密。而征召退伍的老兵的话,就要简单得多了。只需要总参谋部寄出征召命令。收到征召命令的老兵们,就会收拾行囊,赶往最近的征兵点报道。然后走进军营。他们已经当过兵了,对于军营的生活也更加的熟悉,经过一些恢复性的训练之后,就能够重新适应战场了。这是中华帝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组建六个军的办法。

六个军,也就是二十多万人。有了这批生力军之后,中华帝国能够投入到对满清和俄国的作战中的部队就会多达六十多万了。虽然依旧无法和清军以及俄国相比,但是。从战斗力来看,已经远远强于他们了。清军的装备虽然先进,但同样无法和中华帝国相比。俄国虽然是欧洲列强。但他们的武器装备在欧洲诸国当中,向来是最落后的。他们之所以能够称霸欧洲,凭借的不外乎是庞大的兵力以及哥萨克骑兵手中锋利的马刀而已。如果俄国没有人口的优势的话,他们想要成为欧洲的霸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针对可能出现的战局变化。中华帝国的总参谋部开始对战略进行调整了。距离开战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还可以进行逐步的调整,确保在战争当中能够取胜。

军事方面的准备在逐步的进行,同样的,在其他方面的准备也没有落下。这一次对满清的战争,本来就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特别是俄国人加入进来之后,更是会使得战争的规模再一次的升级。因此,这场战争。将是一场全国性的战争,需要全体国民的支持才行。

从5月初开始。《帝国日报》等大报纸,开始报道满清入关以来和汉人之间的仇怨,什么‘扬州十日屠’之类的,更是成为报道的重点。还有满清在长江北面的残酷统治等等,也成为报道的重点。一时间,在中华帝国的领土内,满清的残暴统治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思想。帝国民众对于满清的仇恨,也被激发了起来。不少的学生更是走上了街头,要求帝国对满清选择,解救那些受苦受难的同胞。

5月5日,《帝国日报》以头版头条刊登了满清政府和俄国签订的卖国协议。这是帝国的军事情报局花了极大的代价才取得的协议具体内容。为此,有两名情报人员暴露,遭到了满清的毒手。

当这一协议被披露出来之后,顿时群情激奋,引起了帝国民众极大的愤怒。满清政府居然和俄国人勾结起来,不惜出卖大量的国土,以换取俄国人的支持,这简直就是卖国求荣啊!

大量的民众聚集在了俄国驻华使馆外,要求俄国驻华公使给中华帝国一个说法。要不是有警察的阻拦的话,说不定他们早已经冲入了俄国使馆内了。

在俄国驻华使馆的二楼,俄国驻华公使叶夫菲米.瓦西里耶维奇.普提雅廷看着那些抗议的中国人,脸色铁青。对于俄国将插手中华帝国同满清之间的战争的事,他早就已经得到了报告了。作为俄国驻华公使,他对于中华帝国的了解,比任何人都多。他非常清楚中华帝国的实力,也知道中华帝国统一中国之后,必然会对俄国构成巨大的威胁。但是,他却不主张和中华帝国对抗。他深知,在远东,中华帝国有着绝对的优势,虽然中华帝国的陆军兵力不多,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俄国就能够占到便宜。如果中华帝国愿意的话,他们可以轻易的将陆军的规模扩大两到三倍。这样的话,就算俄国和满清加起来,也不一定能够在远东击败中华帝国的。因此,插手满清同中华帝国的战争,在远东和中华帝国作战,简直就是一个愚蠢的办法。叶夫菲米.瓦西里耶维奇.普提雅廷公使认为,俄国和中华帝国应该保持良好的关系,俄国重点向西方扩张,而亚欧大陆的东方,才是中华帝国扩张的方向。辽阔的中亚和西伯利亚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则是两国天然的分界线。这样的话,两国就能够和平共处下去了。

但是,叶夫菲米.瓦西里耶维奇.普提雅廷公使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外交大臣涅谢尔罗迭伯爵的认同,他递交给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报告,也石沉大海。取而代之的,则是俄国打算全面介入满清同中华帝国之间的战争,并且和满清签订秘密协议的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