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设计香姨娘(1 / 2)

加入书签

“知道啊,姐姐还有二十天就要跟太子殿下完婚了,这是咱们丞相府的喜事,我自然是知道的。”黎清清继续跟绣布奋斗着,头也不抬的回道。

黎清音却是露出了一个笑容,慢悠悠说道,“清清啊,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

黎清清手上动作一抖,刚刚插进绣布的针被手指一挡,刺破了手指,看着圆润白嫩的手指上冒出红色的血丝,一点点扩大成一个血滴。

黎清清另一只手,一把握住被刺痛的地方,面上波澜不惊,“记得。”

黎清音不在乎她的反应,自顾自说道,“那个时候,全府的人都宝贝着阿睿,母亲没有为父亲生下男丁,地位连个姨娘都不如,连带着我们两个,在丞相府也是如履薄冰。”

“小时候吃过那么多苦,好在,现在不管是你还是我,都能为母亲争得一席之地。”

“姐姐想说什么?”黎清音说这么多,不可能只是为了提提旧事。

“清清啊,姐姐要跟太子殿下成亲了,以后就要离开丞相府了,不能再护着母亲了。”黎清音终于说到了正点上。

黎清清低着头,脸上的神色有些看不清,手上却是重新拿着绣布开始绣起来,低声喃喃道,“姐姐希望我怎么做?”

听见黎清清这句话,黎清音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很简单,丞相府有我们母亲就够了,谁知道那两个不安分的姨娘,会不会趁着我们不在的时候,设计扳倒母亲?”

许是怕这话分量不够,黎清音又继续说道,“清清,你要知道,不管是我嫁太子,还是你嫁凌王,丞相府才是我们的后盾,想以后在夫家站稳脚,丞相府的支持就必不可少,若是丞相府不是母亲当家,其他人能有几分真心为我们着想?”

黎清清手上手指纷飞,一朵朵小花在绣布上生成,心里却是嗤笑一声,这话的意思,好似当家的人是母亲,就会对她有真心一般。

只是脸上却是答应的痛快,“姐姐说的有道理。”

眼看见黎清清已经动摇了,黎清音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我想除掉柳姨娘和香姨娘,清清,你愿不愿意帮我?”

黎清清手上的动作又是一顿,原来黎清音今天来的目的,就是这个?

“愿意自然是愿意的,只是清清人微言轻,怕是帮不上什么忙。”

“清清,不要小看了你自己,你现在跟凌王关系亲密,祖母和父亲都很重视你,到时候你只要帮忙加一把火,他们肯定会听我们的意见的!”

黎清音一脸兴奋,“到时候,丞相府就是我们的天下了。”

“好。”黎清清眸光微闪,十分干脆的应下了。

“那就这样说定了,你等着我的好消息。”黎清音站起身,姐妹好的拍了拍黎清清的肩膀,转身离开了。

黎清清坐在原地,身形未动,半响,终是拿起了手上的绣布,摆在膝上看了看,“嗯,很好。”

只见那绣布上,朵朵红梅盛开,嫩绿的叶子盈盈点缀,看起来很是漂亮。

只是,黎清清说的很好,不知是指绣布,还是黎清音的话。

“青萝,收起来吧。”黎清清把绣布丢给了青萝,心里却是想着黎清音刚刚的话。

除掉柳姨娘和香姨娘嘛,这倒是个好机会。

“连云,你去漱香斋走一趟,告诉香姨娘,她离开丞相府的机会来了。”

身后似乎有黑影闪过,连云去办她吩咐的事去了。

黎清清以为,黎清音要动手,也应该会准备一段时间,却没想到,来的那般快。

不过三日,就听到老夫人召集全府的主子去连静斋,据说老夫人发了很大的火,一时间都有些人心惶惶。

黎清清接到消息,倒是没有太大反应,带着青萝就去了连静斋。

连静斋内,众人都是一副低头顺眉的模样,只有老夫人一个人坐在上首的椅子上,满脸怒容。

黎清清进来也没有什么大的反应,直接在椅子上坐下,就安静的当木头人。

“渊明呢!怎么还没来!”老夫人往外看了一眼,跟身边的碧溪问道,声音说不出的严厉和气愤。

众人一听,更是禁了声,一个个都尽力的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

“母亲,老爷马上就来,你再等等。”林玉凤小心的往前走了几步,安慰道。

老夫人却是一把将茶杯扫落在地,砰的一声,茶杯四分五裂,碎片溅了一地。

指着林玉凤的鼻子就开始大骂,“你还有脸说话,身为丞相府的主母,你是怎么当家的?啊?有人要谋害你女儿你都不知道,要你有什么用!”

林玉凤脸上有些难堪,当着这么多的人面这般骂她,要她主母的面子往哪搁?

可是上首指着鼻子骂她的是丞相府的老夫人,是她的母亲,她只能忍。

“母亲说的是,是儿媳照顾不周。”

老夫人还想说些什么,就看见黎渊明急匆匆的赶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刘管家。

“母亲,怎么了?出什么事了?”这般急匆匆的把他叫来,自然是出了大事了。

黎渊明这么一问,老夫人终于放弃了继续骂林玉凤,而是转头看向了黎清音,吩咐道。

“音儿,你把事情给你父亲说一遍。”

众人连忙转头看向黎清音,她们到现在还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只是看老夫人很生气的样子,她们也不敢问。

就连黎渊明也一脸不解,不知道所谓的大事又怎么跟黎清音扯上关系了?

见众人的眼神都在自己身上,黎清音缓缓开口,“父亲,事情是这样的。”

“这两日我身子有些不舒服,一直迷迷糊糊的,找杨大夫看过,又说不是生病,我就想着,是不是惹上了什么脏东西,于是就去方凌寺请了道平安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