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节新气(1 / 2)

加入书签

皇宫是神秘,很多民众都想知道,皇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可是,在封建社会,远远做不到,如同后世那么的开放,就算是后世,也有很多保密和绝密的地方,那是跟民众无关的。

整个宫殿的修建,是阶梯状,首先动手的是后宫,因为后宫影响比较小嫔妃们可以先在行宫暂时的居住,仁宗并不是肆意的人,后宫的数量不少,却没有多到无法容纳的程度,甚至矛盾也控制在某些程度

皇后算是名存实亡,可是她还是挂着名号,皇后之下,最高身份的是贵妃,苗贵妃也实际上掌握着宫廷的一切。

只不过,苗贵妃本身并不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再加上手头宽裕,对后宫的管理,也算是比较平稳的,其他人,或许争宠有,可是要越过贵妃,甚至是皇后,那几乎是不可能。

别说苗贵妃本身管理的不错,就算是赵信和定海军站在后面,仁宗都不可能忽视,君不见,连皇宫都是拿着定海军的钱来建设的。

整个庆历七年的冬天,相对比较的平稳,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整个庆历七年的,灾害不多,偶尔有一些减产或者是灾害,中央很快就赈济和解决了。

有钱和没钱,完全是两个概念,实际上,这么多年的当官,很多事情的解决方法,大家都知道,可是具体难就在于,在没钱的时候,要盖下盖子,这就需要一个运作能力了。

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了,甚至因为财政的宽裕,连之前的变法派和保守派的争夺都没有了。

北宋的仁宗年间,应该是北宋较为平稳,无论是朝臣,还是皇帝,都掌握的较好的时代的。

变法派的出现,甚至变法派跟保守派的对立,也都控制在一个相当的程度,这一点,除了仁宗的控制,朝臣们的能力也是可以看到。

这个时代,变法派和保守派,还没有变的势不两立,他们更多是从实际情况上面,考虑问题。

底层那些摇旗呐喊的不说,他们的层面,还接触不到上面的层次,上层的这些大佬们,几乎都有明确的认识,北宋的财政状况已经恶化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变法派和保守派的分歧主要就在于,变法派认为,趁现在,还没有恶化到没有办法挽回的程度,依托现有的资金,进行一些改变,主要是改变收入,到收入增加了之后,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保守派是没有更多的方法,只是天然的认为,贸然的改变,反倒会迎来更大的恶化。

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持续的争斗也开始了,可是现在,有了定海军的介入,在不解决问题的前提下,资金有巨大的上升,有了资金,就好办事,任何的改变也就有了理由,更加的温和了一些。

实际上,3年多的时间之中,整个北宋的变化不少,无论是从新设的那些局,还是从一些临时性的机构,增加收入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改变已经开始了,从上到下的改变,比起从下到上的改变,更加的直观,更加的有力量,本应该引发巨大的变动的,却因为收入的关系,被温和化。

在资金没有任何问题的前提下,财政收入多到了一定的程度的前提下的,本身的矛盾就不复存在了,无论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改进北宋的问题,只不过一个选择的手段激烈,准备一次性的改革完成,一个的手段比较温和的,慢慢来,看到问题暴露,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时机,在进行改革。

现在,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法,又不存在他们的矛盾,当然,也就没有问题了。

实际上,消弭了整个朝堂上面的矛盾,并且在更加合适的体系之下,让北宋政府的效率,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有了巨大无比的提升,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收入,产量,还有各种来自于定海军的新产品,这些集中到了一起,北宋官场,在这一年的年底,日子过的是非常的好。

叶清臣的想法,是不增加额外的支出,不提升这些官员们的待遇档次,并不是说,他不愿意给点奖励的,再怎么说,整个财务状况,也是众人努力的结果,在下面人提出了要求,在经过了少量的削减之后,拿出了500万贯的大红包。

这个可能是之前,一年的官员薪俸的红包,却成为了临时性的奖励,发给了各级的官员,这一次的红包规模之大,恐怕没有一年能跟这个相比,甚至连北宋汴梁的物价,也受到了影响,高出了不少。

发钱发物的同时,这一个年,还有另外一个好事情,经过了3年的修建,从庆历六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庆历八年铁路建设,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2年多的时间,几乎北宋的空余财政,还有从定海军获得的一部分收益,都投入到了铁路建设上面了,经过了2年多的建设,平均每年,大概有4000公里左右的铁路线路通车,2年多的时间,就是1万公里。

跟后世,全国数十万公里的铁路,几万,几十万公里的高铁相比,这个根本不入流,可是对于还处于封建时代的北宋而言,那是一个难以计算的数据。

第一条长途贯通的铁路,是汴梁到西北的铁路,长度不过是1000公里,却极大的解决了北宋的中原跟西北之间的问题。

毫不客气的说,有了这一条铁路,西北的河套平原,将会成为北宋牢不可破的一部分,以800里的速度来算,3天的时间,就可以把3万以上的军队,从汴梁运输到西北,如果从京兆的话,就会更快。

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只要少许的棱堡和守卫,抵挡两三天的时间,大军就能够抵达,无论是耗费的成本,还是路上的消耗,都非常小。

这才是一个,后续,以汴梁为中心,兴建了几个关键性的铁路,比如说,从汴梁到折津府,从汴梁到江宁府,当然了,目前北宋的建设程度,还没有办法度过长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