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万般无奈的选择(1 / 2)
骑兵的冲击力是强大的,特别是重骑兵,在古代就相当于后世的坦克、装甲车。
但相当和一样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武钢车、拒马、铁蒺藜、壕沟,甚至是步兵的长枪阵、弓弩手,就都能够对抗骑兵。
所以,用骑兵冲阵并不是普遍采用的战法,起码在对手的战阵严整、没有混乱动摇的情况下,是很少采用的。
而花帽军与蒙军的打法差不多,面对武器装备都很差的义军,他们通常是用强弓进行远距离打击。用后世的时髦名称,叫“非接触作战”。
就这样,花帽军一队一队逐次冲到敌阵近旁,向敌军投射弓箭,数轮后又迅速折返,另一队再上,如此循环往复,让敌人始终处在弓箭的杀伤之下。
义军骑兵很少,想追追不上,想退退不远。等到伤亡达到一定程度,战阵散乱,士兵恐惧,花帽军或是两翼迂回,或是全军压上冲锋,完成致命一击。
但在面对红巾军时,这种战法却遇到了麻烦,使其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
首先,红巾军有武钢车、拒马,能使花帽军不能轻易抵近;
其次,红巾军有流星炮、飞雷炮,在射程上超过花帽军的弓箭,甚至花帽军的后军也可能遭到打击;
最后则是红巾军的素质,在装备较好的情况下,能够坚持作战,不会轻易混乱溃败。
所以,张惠暂时撤退的决定是比较明智的。已经打成了消耗战,骑兵不能发挥所长,再打下去就是冲动和鲁莽了。
况且,张惠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大步后退后,诱使敌军追击,拉开各部的距离,再利用骑兵的机动能力,或迂回,或侧击,从而击败敌军。
这种战术类似于蒙军的大空间退却合围,或者是退却设伏。
无论是哪种,都可能会将敌人拖垮,然后抓住战机,消灭其中的弱势部分,动摇敌人军心,再乘势击溃敌人。
但张惠的设想很好,红巾军却没有按他的想法行动。
依旧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地前进,依旧是沿着大路,三支人马等于是齐头并进,慢慢地压向淄州。
等到张惠退却并与郭仲元的主力会合后,面对着红巾军的这种呆笨战法,也有些束手无策。
骑兵要发挥机动性,自然是越广阔的空间越好。如果地域狭窄,骑兵的机动优势施展不开,就只能硬碰硬。
而红巾军集中在大路上向前推进,且是三路齐头并进,不断构筑营寨,就极大地限制了花帽军机动的空间和余地。
再加上淄州的地势南高北低,东西两翼山峦起伏,以南大部分为山区、丘陵,对骑兵来说,并不有利。
郭仲元再派张惠攻击另一路敌人。一番苦战之后,损失不小,却只是攻取了一个营寨,迫使敌人稍微退却而已。
败而不溃,因为有相距不远的营寨可以倚坚防御;哪怕是花帽军能够穿插迂回,并全歼红巾军一部,最多也不过是一个营的人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