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变卦(2 / 2)

加入书签

皇上这种暖昧的态度让人捉摸不透,渐渐地各种版本的言论慢慢涌现出来,开始时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到后来就成了众口铄金、三人成虎,时间一长,朝中很多人都开始坐不住了,打头第一个就是王锡爵。

做为如今的大明内阁首辅,王锡爵不可能对这个乱局坐视不管。于是将自已的想法和现在朝中的诸般表象,写成一疏递了上去。希望皇上象上次那样发一道圣旨,那朝中这流言妄语立马便会消停。

可奇怪的是折子递进上去有如泥牛入海,一个月过去了……几个月过去了,眼见天越来越冷,王锡爵的心也越来越冰,多年的从政经验告诉他,事情好象不对劲了。

直到等来黄锦传来口谕,皇上在乾清宫召见。

就在他的轿子快进入乾清宫的时候,一阵清风袭来,一封信神不知鬼不觉的顺着轿帘丢了他的怀里……

“几日前朕夜读祖训,忽然想起一事竟致夜不能寐,朕先前确实有言要立长子为太子,但皇后正值盛年,一旦有子,如之奈何?一旦有了嫡子,如果将嫡子封王,便是违了祖训,但如果要封太子,那便有两位太子,天下岂不大乱?不但朕、便是卿等也都成了大明罪人。”

王锡爵呆呆站立,一言不发。

偷偷打量了下这位王阁老的脸色,见他一脸震惊过度的样子,万历不由心中一阵打鼓,但即然已经开了口,硬着头皮也得说下去。

“为此这几日朕夙夜忧虑,想到如今膝下只有三子,不如先将三子俱都封王。等过了几年,皇后若无所出,到时朕必实现前诺,再立长子为太子,非如此不为万全之策,王卿以为如何?”

在万历一生和臣子说话的纪录中,象今天这样和风细雨自从张居正死了之后这绝对首次,如果形容词可以再过份一点的话,用低声下气来说也不为过。因为皇帝现在心里虚得很,无论是谁将自已说出口的话再翻回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九五之尊金口玉牙的皇上呢。

他喜欢郑贵妃,喜欢皇三子,虽然郑贵妃的接连几次举动都让他非常反感甚至厌恶,但是奇怪的是,不管是谁都无法取代郑贵妃在他心里的位置,这种缘法让他自已都解释不来。

今天他叫王锡爵来是试水的,只求这位王阁老别喷自已一脸就不错,做出这个决定,他认为自已是万不得已。虽然他这辈子,已经有过太多次这样的万不得已。

皇上说完了,王锡爵也醒了,定定的看了皇上一会,没有开口表态,这难免让万历一阵忐忑。同样是阁老,他在和申时行说话的时候远不用象和王锡爵说话这样加着小心,原因很简单,想当年王锡爵抓着一点错处就能将如日中天的张居正逼得差点自尽,前鉴在此,万历不能不加着小心。

“即然陛下圣心已定,老臣也无异议,请陛下择日下旨,交由礼部拟定诸王封号,早行大典罢。”

事情的变化永远是出人意料的,王锡爵的给出的答案,让万历瞬间和王锡爵一样易位而处,这下轮到他呆怔出神,恍如大梦。

寒冷冰凉的空气压不住王锡爵心头嗖嗖直冒的火气,从乾清宫出来后,他边想边走,等停下脚步时,忽然发现自已竟然站在永和宫门前。

“殿下,您知道老臣最奇怪的您什么地方么?”

坐在朱常洛对面的王锡爵从这个角度看过去,茶杯中袅袅升起的轻雾将朱常洛的脸缭绕得高深莫测,长睫投下月似的弧影,遮不住一双清眸的睿智清澈。

“陛下的真正意图你懂,老臣也懂,可是老臣不明白,您为什么要这么做?”

投入轿中的信上只有八个字:三王并封,顺势而为!落款是朱常洛。这是王锡爵在万历张嘴后就一直呆怔的原因。

“不是您太聪明,老臣这双眼这辈子看过多少聪明绝顶之人,可是他们都不如您……”王锡爵近乎自言自语,“有些时候,不管什么事您都能一眼看出关键,这得是多大的本事?老臣不敢想象,天底下真的有这样的事发生?”

相比于王锡爵没头没脑的问题,朱常洛显得胸有成竹,他知道王锡爵在惊奇什么,但是他没有说话。他能和王锡爵说他是几百年后来到这里的人么?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有些事可以说,有些事是不能说的,而且就算说了也不见得有人信。

“殿下莫测前知,老臣依命而为。只是明知陛下心思并不在您身上,就该据理力争,如今皇上搞的三王并封在老臣看来于殿下无异是自毁前程,恕老臣愚钝,可否请殿下指点迷津?”

朱常洛的眼神飞到了窗外,寒风瑟瑟百花凋零,一株老梅疏枝横斜,群苞累累。但是远未到盛放时节,不知何时枝头一朵已经悄然开放,一眼望去红得象血开得象火,“东风才有又西风,只有梅花吹不尽。只是还未到你开的时节,着什么急呢……”</dd>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