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生(2 / 2)
“意思是,认命了?”解诸道。
“知天命,不认命。”希北风道:“哪里有那么多的命可以认的,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只不过到了这个年龄,失败的时候,已经比较麻木了。明白有些事情,不是努力了付出了,甚至于拼上命去就能做到。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总感觉是要玩完的样子。”解诸无语道。
希北风道:“五十岁了,还能有多少未来?明知道很可能失败,还继续努力,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难得的生活状态了,再强求成功的话,反而太累,毕竟本来这个年纪,还咬紧牙关就很累了。”
“那您的看法是?”解诸道。
“天命是什么鬼。”希北风道。
“……”解诸无语:“您这翻脸不认人。”
“孔子讲知天命,考虑下他的现实,确实是一塌糊涂,不想知天命也不行。”希北风道:“但咱们呢,远远不到五十岁,想那么多天命是有毛病啊,莫不成你还想未老先衰了?所以知天命这三个字就别提了,不如反其道而行之,想想怎么逆天而行好了,虽然天也不会管你逆不逆天的。”
“逆天,哪里有那么容易。”解诸道:“基本来说是不可能的。”
“没错,但是,随随便便就把一件事情,套上逆天二字,好吗?”
希北风道:“既然都知道逆天没有那么容易,那为什么随便的一件事情,只要看上去难得有点大,咱们就可以随便套进去逆天二字呢?莫不成逆天真有那么廉价?这岂不是又矛盾了?所以,往往很多事情,不是不能成功,而是大家先给了不能成功的理由。逆天啊,多难,这件事想成功,就跟逆天一个样子,所以,大家还是散了吧。”
“孔子听了怕不是要……”解诸无语摇头。
“怕不是要叫一声好。”希北风道:“孔子五十多岁的时候,难道不也是在干着别人眼中逆天的事情呢?他当时在干嘛呢?在鲁国,摄相事,接着呢,下台,再接着呢,周游诸国。”
希北风道:“他干的事情,难道就有那么容易?他在别人眼里,怕不是也是要逆天的一个。不过很可惜,他失败了,一直都很失败。虽然从我们普通人的角度来看,他好歹也风光过,再落魄也是名声在外,压根不愁生活。但是呢,对于他个人来说,显然并不满足于这种境况。
他嘴里说着五十而知天命,但他五十岁过后干的却是治理一国的大事,完了下台后不甘心,一个五十多岁的家伙,不甘心地周游世界,向别人推销他的理念。这简直是不认命的典例。”
“要是有人听了五十知天命就认命……”解诸满头黑线。
“天命,那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孔子五十才敢说自己知天命了,摸到了边了,其他人学知天命,说到底还是有点推脱的意思。想把失败都归于天命,想把成功都归于自己。”
希北风摇摇头,笑了笑,道:“六十而耳顺,六十岁的时候,孔子这个时候还在周游列国,吃的闭门羹吃的软硬钉子数不胜数,更不用说旁人对他的诟病,那更是一堆有一堆,他哪里还能不耳顺呢?听习惯了,也很清楚明白改变不了,不耳顺的话,总不能天天找人吵架吧?所以才要耳顺。当然,耳顺的原因,还是因为心顺了。无论外界的话语如何,他的志向依旧坚定不移。”
“耳顺,心不改。”解诸总结道。
“说的便是如此。”希北风道:“接着最后看一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时候他已经结束周游列国,回到鲁国了。正在做的事情,教学和整理文献。很遗憾,不出三年,这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老头,便辞世了。”
“就这么走了?”解诸道。
“对,就这么走了。临走前觉得,从心所欲,不逾矩了。”
希北风道:“恐怕说出如此评语的时候,他心里也知道天数将尽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他临了了还折腾了十几年周游列国,最后能回到自己的国家,再耗个三年,也算得上是不圆满中的圆满了。起码没有客死他乡,好歹在自己的国家里,又过了三年。却不知道,他走之前,会不会想着,是该早一日回来,还是该晚一日回来呢?或许,都不会想吧……”
“可能,都不会想吧。”解诸道:“都已经这样了,还有什么可以想的。该努力也努力过了,该挣扎也挣扎过了,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去想为好。”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希北风缓缓地诵读完,叹了一声道:“这就是孔子的一生,再想想前面一篇,开篇即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结束则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当真是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顿了一下,他幽幽道:“悲,也不算悲,但还是有点悲了。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虽然目的没有达到,但要说悲的话,或许反而有点对不起他了。既然已经失败了,那也就是这样了。要说可怜他,恐怕我们还没有那个资格。”
“所以,孔子这一生的总结,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有什么用呢?”解诸道。
“可能,就是拿来感慨的。”希北风笑了笑,道:“当然,感慨完了之后,要是能生出学习的心,那就更好了。不说学个几分,就说学个三四成,也能改变一个人。”
“那您打算学吗?”解诸玩味地问道。
“曾经也想学过,后来发现根本学不来,咳咳,对我来说是很难学的,当然,你们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希北风干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