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黎阳闲话(1 / 2)
从河南渡黄河至河北有许多渡口,但是可供数万大军从陈留就近渡河的,只有东郡的延津与白马二处了。而北岸能大量登岸的,却只有黎阳一处。韩易之所以用徐州的四郡之地换兖州的二郡之地,就是因为此重要渡口就在东郡。
在东郡还有一处渡口,就是东郡北部的苍亭了。那处是由高览所部驻守,而且有东郡八县之地可作支点。只是去年兖州大灾,各县存粮稀少。而且距离豫州稍远,转运粮草不便,所以没有采用彼处。而河南孟津、平阴也是因为距离与存粮的原故,没有选用。
黄河河流中携有大量泥沙,整个河道底部都是淤泥,而且河流速度极快,加上黄河容易冰冻,所以黄河之上几乎没有水师一说。高览在雒阳数年无事,因为有时刻支援河内、河东的责任。所以命副将张晟造小船千条,每条可容六、七人,由一水军司马统领。此时被派来支援牛腊一军渡过。
此时车腊想要强渡黄河,攻打黄河北岸的黎阳。而黎阳早早的就有袁绍所派的一军校尉蒋义渠部守备,每日皆有三千人时刻沿河巡视,车腊欲要强渡黄河,非得在蒋义渠部的强弩箭雨之下过河不可。
车腊先令三千军试渡黄河,不想对岸箭如雨下,白白折损了数百兵丁,也难以靠岸。车腊大怒,叫道:“汝河北军有强弩,就欺我河南没有大黄弩么?”说罢,令人调来一千具大黄弩来,就于河中与袁军对射起来。
大黄弩曾经作为汉室的镇军神器,自董卓乱政以来,日渐稀少了。盖因懂得制弩的良匠大部被董卓挟裹,后在长安时,又大部的死亡。韩易在击败西凉军后,上万的良匠只余区区百十来人了。而懂得制大黄弩的良匠,更只有数名。一时之间,也制不出什么良弩出来,只能做些修补的工作。
这昔日的军国神器有将近两万具,其中以董卓所得甚多,韩易得了小半。冀州本有三千具是专门用来对付常山贼的,后落入了袁绍之手。袁绍才能以之在界桥之战大败公孙瓒的上万幽州突骑,而韩易之所以东征北讨,特别是击败曹操一军,也是得大黄弩之助良多。
只是经过多年的征战,只见损耗,不见增新。董卓军的尽去,韩易军的也只剩三千具了,袁绍更只剩下千余具。平日里袁绍视若性命,是专门克制公孙瓒铁骑的利器,由河北名将麴义所亲掌。不过大黄弩虽少,但普通的强弩却是不少,蒋义渠之军所用的强弩,就成了车腊部渡河的一大难题。
然而车腊调来大黄弩之后,超远的射程,凌利的攻势,比通常的强弩远出足足一倍的距离,让蒋义渠部抵抗不住,连连退却,终于撤离了黎阳港口。
车腊哈哈大笑,下令全军渡河,并背水而阵。有水师在后支援,背水倒也不算自陷死地。第三日,车靖便让邓当、杨恪二将留守港口,自领两万大军转攻黎阳。
黎阳城地近黄河,曾引黄河之水为卫河,自古以来为南北之间的兵家重地。又有蒋义渠的五千大军镇守,想要攻取十分不易。
不过韩易率大军北伐袁绍,而汝南郡离得邺城又远,需得在中途有一地可以屯粮。而黎阳地近黄河,正是屯粮的好地方。因为韩易为了北伐袁绍,在两年前就预作准备了。
韩易特命赵俨疏通水路交通,在睢阳县境利用古睢水修治水渠,沟通汴、淮水运,以便运粮。韩易泄后两月时间,就是等待这条睢阳渠的全线贯通。
大军做战,当以粮草为先。眼见水渠将通,所以车腊的先锋大军必先攻取黎阳,为后续之军预留屯粮之所,以便将来韩易大军与袁绍军展开有可能的长时大战。
车腊以高区之子高达领兵先行,高达此子智勇双全,胆大包天。不但在十岁就独自杀了劫持自己的歹人,更能深入到廷尉府的大牢中探望乃父,并且还能帮助韩易朝狱外传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