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撤退(2 / 2)

加入书签

多尔衮其实根本不愿意攻打平阳城,他又没带大炮,又没有稳定的粮草供应,如何打得下这样的城池?若是作为能多抓住一些汉民,说不得还能驱使他们去攻攻城,不过这平阳城周围的村落大多都空了,里面根本就没人。偶尔能抓住几个人,送回关外去当包衣种地还嫌少,自然也不能可能浪费在攻城上面。

多尔衮算了算,自入关以来,军事上还算顺利,只是抢到的东西却远不及前几次。跟着他来的人,都颇有些不高兴,尤其是那些蒙古人,更是经常嚷嚷着抢到的东西太少,这趟入关太划不来。

多尔衮和阿济格、豪格商量了一番之后,便每日里派人来挑战。吴三桂自然是闭门不出,只让人在城头上喝他们对骂。多尔衮知道吴三桂这等人精,断不会因为被人骂两句就上当,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却做出要绕过平阳南下的样子,想要把吴三桂从城里面骗出来。可是吴三桂却是何等狡猾的家伙,他知道多尔衮根本就不敢真的把不管不顾的就把自己丢在后面直接南下。因为多尔衮他们虽然抢到的东西不算太多,但也不少,他不可能将这些东西和人一直带着行军,因为这不但会拖慢行军的速度,也会让大量的军队被用于看守任务,使得实际上能投入到战斗的力量减少。而且,随军的人口也会消耗更多的来之不易的粮食。所以,一直以来,清军入关掳掠的时候,都是一边劫掠,一边不断地将掳掠到的人口送出关外的。所以事实上他们在行动中也一直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保持着通往关外的道路的基本畅通。而此时如果绕过平阳,后路还能不能保持通畅就难说了。如果躲在平阳城里的是姜瓖那样的家伙,多尔衮倒是不用太担心,但是吴三桂和关宁军可不一样。虽然关宁军喜欢卖队友是出了名的,但老实说,在明军中,除了突然间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模范军之外,吴三桂手中的关宁军的确是最能打的了。而且吴三桂本人也属于很能打的将领,若是野战对抗多尔衮的主力,他未必能讨到好处,但如果只是打打清军的小部队,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再加上吴三桂又留下了一支部队把风陵渡守了起来,多尔衮也难以轻易突入河南,所以吴三桂根本不担心清军绕过自己,结果这一招自然也没能让吴三桂上当。最后多尔衮也只能在平阳城附近留下大约一万人的军队监视吴三桂,然后让其他军队尽可能的四处劫掠。

因为吴三桂的牵制,清军入关后劫掠的效率低了很多。最终这次入寇,清军只获得了八万多人口,这个数字和前几次入寇后每次数十万相比,少了很多。而晋商们又给多尔衮提供了一个消息:明军攻克襄阳,李自成生死不明。多尔衮感到再继续在平阳和吴三桂对峙下去,也不可能再有什么结果了,在这年的九月,便开始渐渐地向关外撤退。吴三桂则带着军队若即若离的跟着多尔衮,并一路不停地向朝廷报捷,宣称自己收复了哪些哪些城池。

……

“你就是牛金星?”郑森坐在堂上,望着跪在下面的一个满脸憨厚的矮个子问道。

“罪人就是牛金星。”牛金星回答道。

“按说呢,你打开了襄阳的城门,也算是立了功。”郑森冷笑道,“只是牛丞相,你是第一个从贼的举人吧?”

“世子,我……我也是被胁迫的呀……世子许过罪人将功赎罪的呀……”牛金星见郑森的口气不太好,只以为他要食言,吓得满头的冷汗都冒出来了。

“你看看这样子,谁又能看得出,这也是祸乱一方的大盗呢?可见古人说,人不可貌相,诚不我欺!”郑森却不和牛金星说话,而是转过脸去和孔璋这样说道。

“世子说的是。”孔璋点了点头。

郑森这时候却又转过脸来道:“牛金星,我既然答应过保你全家不死,自然不会食言。不过你这名字却不能再用了,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牛金星一听,顿时满脸喜色,连连磕头泣道:“罪人原受皇明大恩,不幸落入贼手,世子击败逆贼,救出了罪人一家,又给罪人将功折罪的机会,救了罪人一家的性命,实在是罪人的再生父母。世子但有吩咐,罪人安敢不从?不知道世子有什么吩咐?”

郑森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也不想多做杀戮。不过先帝毕竟是你们逼死的。所以你们不能再呆在大明境内了。我要将你们流放到天竺去,从此之后,你们也不能用原来的姓名,都给我改个名字,你可明白?”

牛金星又磕头道:“罪人明白,罪人明白!”

郑森又转过头去,对站在一旁的惠世扬拱手道:“老先生为了平定叛乱,不惜忍辱负重,深入虎穴,于那贼首周旋,行分化瓦解之事,终于为先帝报仇雪恨。将来青史所书,何以过之?不知老先生今后有些什么打算?”

惠世扬也还礼道:“当不得世子这样说,老臣深受皇恩,只恨无从报答。今日侥幸,能为朝廷除去巨寇,于愿足矣。况且老夫如今已经老了,还能有什么想法?不过是想要回乡,安度晚年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