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骑兵(1 / 2)

加入书签

“皇上,奴才以为,对海寇的袭扰,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做法。”索尼想了想回答道。

黄台吉点点头道:“说。”

索尼便回答道:“奴才觉得其他地方可以放弃沿海位置,比如在辽南,我们可以抛弃掉一些沿海的地盘。这些海寇依靠海船之力,在沿海的,能迅速的集中起力量来攻击我们的弱点,万一不利,也能靠着海船逃走。我们的人手有限,若是要守沿海,就难免处处以少打多,处处被动。相反,我们放弃沿海二三十里地,他们若敢于深入,我们就有机会集中起力量,给他们狠狠的来一家伙。其实,现在旅顺、金州一带沿海,基本上已经是这样了。而海寇也从没有到过距离海岸十里的地方。”

说到这里,索尼悄悄地抬起眼睛,瞟了黄台吉一眼,见黄台吉坐在那里,低着头,右手放在桌面上,正用食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显然正在想事情。

黄台吉见索尼的声音停了下来,便抬起头道:“怎么不说了?继续说。”

索尼便接着道:“只是辽西这边却不一样。从锦州到山海关,这数百里地,地势狭长,却是进入中原的咽喉要道,我国若是要入主中原,这里却是无论如何不能放弃的。而郑家的海寇,也一定会从这里袭扰我军粮道。这辽西走廊狭窄,却正在海寇的活动范围内。因此,奴才觉得,这一带必须加强防守才行。”

黄台吉点点头道:“如何加强防守?”

“皇上,我们有一样却是可以向明国学的,那就是烽火台。”索尼道,“明国沿着辽西走廊,修了一系列的堡垒,又建有不少的烽火台。如今这些烽火台和堡垒都被明军抛弃了。我们满洲人少,不可能向明国那样,每个堡垒里面都摆上一堆兵。但是我们可以在关键位置留下一两支队伍,其余的每个城堡,每个烽火台略微放一些兵还是可以的。如此,海寇一靠近,我们便点起烽火,然后我军粮队便可以就近找一个堡垒固守。而我军的大军也可以迅速反应。如此应该可以确保粮道的安全。”

黄台吉听了,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只是,老是把这么多人马这么捆着,实在是……好在郑家的海船也不能永远在海上漂着,要不然,就又是一个毛文龙,甚至比毛文龙……”

说到这里,黄台吉突然想起了什么,一下子站了起来道:“快,让人去笔架山看看,把笔架山守住,这里要是落入了海寇手中……马上通知鳌拜,让他带上骑兵,马上出发。若是敌军没有占据笔架山,就一定要守住它,若是敌军,那就趁着敌军立足未稳,迅速夺取此地,要不然,后患无穷!”

索尼赶忙告退,出去将这事情通知给鳌拜,并且告诉鳌拜:“皇上说,笔架山虽小,干系重大,一定要把它拿下来!”

笔架山这地方,鳌拜也去过,所以听了索尼转述的情况,鳌拜立刻就明白这里面的危险了。笔架山易守难攻,一旦让对手站稳了脚跟,那就等于是在辽西走廊这条咽喉要道上插了一把刀子。以后要保证这条走廊的安全,就需要投入不知道多少的人力物力了。

鳌拜便道:“兵贵神速,事不宜迟。你去通知肃亲王,我立刻就去调集军队出发。”

只是军队出发,无论如何还是有不少准备的,虽然黄台吉等人努力的配合,但是等到鳌拜带着三千多骑兵出发的时候,却又过去了一个时辰。

鳌拜的三千骑兵中有一千人的满洲重骑兵(其实更多的是下马步战的骑马重步兵)和两千人的蒙古骑兵。为了保证行军的速度,以及到了地方还能有战斗力,黄台吉又把其他一些骑兵部队的马匹临时调拨给了他们,使得这三千骑兵每个人都有了三匹马。这样他们在行军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轮流骑乘来节省马力,加快速度。

鳌拜带着这些骑兵出发,日夜兼程,不过一天半时间,在第二日下午便到达了宁远。满清在宁远也有一些驻军,鳌拜便让骑兵们在宁远略作休息,同时下令宁远守军立刻派出骑兵向锦州方向探查。

在宁远休息了两个半时辰(主要是让马匹休息吃东西,让人睡觉),天还没亮,鳌拜便带着这些骑兵再次出发,继续向笔架山方向行进。

“各位老少爷们,还撑得住不?”鳌拜骑在马上,向周围的清军问道。

“撑得住,马都撑得住,人哪有撑不住的?”周围的人轰然回应道。

“大家辛苦了,等灭了海寇,皇上少不得要给大家奖赏!”鳌拜高声的鼓舞道。

虽然是三马骑兵,当这样长途的奔袭依旧是非常令人疲惫的。即使人可以靠着意志力强撑着行军,但是马匹却难以这样持续高强度的前进。一些体质不好的战马已经出现了体力不支的现象了,所以鳌拜不得不放慢了行军的速度,让士兵们下马步行,好让战马得以休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