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武侠的出路(1 / 2)
李毅华的现身说教,激励有文学梦的作家热血沸腾——原来,李毅华就是那么红起来的!
“李小友,对于武侠的前途,我们感觉到迷茫,您是怎么看待武侠小说的未来!你以为一部小说什么是最关键的?”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作家,对李毅华求教道。
李毅华看着这个老作家,拱手拜了一下,“武侠能发展到现在,像你们这样的老前辈功不可没,在这里向你拜谢了。一本小说怎么才能红,其实归根到底也就不外乎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写好。对于这个问题,我本没有发言权,只能硬着头皮“班门弄斧”,就随便说两句吧。”
“其一“文笔”[武侠的基础];一个成功的作品不必要有真正趋向完美和浓厚墨香的文字。但总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有自已的风格和特色。成名并不是偶然的,如今武侠作者数不胜数,可真正的杰出人物能有几人,真正称的上宗师的也不过这古龙、金庸而已。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字特点,想必大家都知道,在这里我就不献丑了。好的文笔并不一定意味着能成功,但想成功没有好的文笔却是万万不行。”
“其二“情节”[武侠的命脉];这里用“命脉”二字是因情节于武侠小说的重要性就如同脉搏于人一般。常人心脉一断固然命不久矣,对于武侠而言,情节平淡无奇自然整部小说都死气沉沉,索然无味。而一部成功的作品情节营构应当蜿蜒曲折,构置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伏线引出千里,环环相扣,此呼彼应。”
“其三“历史”[武侠的主流];对于武侠小说来说,“历史”通常是使之更生动,更精彩的背景要素。而我国的历史又素以“博大精深”而著称。正所谓入宝库岂能空手而归。,“历史是武侠小说‘真实化’的无上法门,如若一个棋盘,作者所要做的是如何把棋子摆上去。抽离历史,脱离现实的武侠小说,便失去与那时代文化艺术结合的天赐良缘。”
“其四“人性”[武侠的灵魂];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性,指的是小说主人公一定要有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武侠小说讴歌的正是生命的自由,人性的壮美,以及长留我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传统中的浩然正气与道义精神。正所谓“武侠”,“武”不仅是对力的崇拜,更是对义的追求。而“侠”更是重然诺,尚气节,轻生死的,见义勇为,扶正除邪的“正气”化身。只要能深刻的创作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主人公,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让读者感觉亲切,感觉自然。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这样的小说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李毅华精辟的言论,引起了诸位作家的共鸣,全都自发地鼓起来掌来,以示对他的敬意。
“李先生,你的《飘渺之旅》我也拜读过,但与你上面述说有一定的不同,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一名戴着眼睛,显得有点文气的青年问道。
李毅华点了点头道:“那你能说说在《飘渺之旅》中,对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心里也不由暗道:不是座谈会吗?怎么变成了自己的个人秀了。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尽在其中;故事情节丝丝入扣,悬念层出不穷;对人性也有一定的思考;文笔也相当不错。”
↑返回顶部↑